首页 > 正文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对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第二次会议第12020018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       2019-12-17 18:07:55 【字体:
【字体:

A

(公开)

 

 

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

贵委提出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第二次会议提案《关于高度重视我省种养业风险防范 切实保障扶贫见实效的建议》(第120200189号),已交由省农业农村厅办理。首先感谢贵委对推进我省农业产业扶贫风险防范保障脱贫成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实事求是地提出了特色种养业风险防范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如何防范种养业风险保障扶贫成效提出宝贵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具有较大启发和帮助。现结合省农业农村厅职能职责,答复如下:

一、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作为全省产业扶贫工作的牵头部门,承担着云南省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职能。2018年以来,我厅认真履行统筹协调、监管指导、统计宣传、保障服务等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发展壮大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结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战略,明确了“一大两新”的发展思路,以“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格局为目标,在全省贫困地区发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重点产业。出台了《云南省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组织开展了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绑定发展,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绑定发展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了产业扶贫考核体系。全省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2.7万人,占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的95.2%;新型经营主体覆盖面稳步扩大,与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达3.3万个,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12万人,占全省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总人数的89.3%;龙头企业带贫能力有明显提升,龙头企业带动28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总人口的46.2%。

2018年,全省产业扶贫投入资金177.39亿元,占财政整合扶贫资金总额的38.15%。全省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达2552.78万元、增6.3%,排全国第二;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68元。2018年全省33个贫困县(市、区)顺利摘帽,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50万人。

二、产业扶贫风险防范工作情况

(一)加强统筹协调,凝聚产业扶贫合力。充分发挥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产业扶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以上率下、靠前指挥,统筹发挥各部门对产业实施的行业管理职能和部门间整体联运效应,及时研究解决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省农业农村厅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贫系列政策文件,打造八大重点产业,建立考核体系。为切实提高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执行能力和产业扶贫问题剖析能力,2019年,编制了《云南省脱贫攻坚政策干部读本》,印发全厅干部职工,提升省级农业农村队伍工作水平;编制了《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产业扶贫应知应会手册》,印发厅机关、厅属单位,各州(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者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形成产业扶贫工作合力。

(二)持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种养技术水平。针对全省各地产业发展特点,依托各类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和推广机构技术团队,结合当地科技人才资源,组建各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团队,对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和农户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产业扶贫的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贫困户种养技术水平,增强种养抗灾能力,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项目管理,提高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组织地方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库项目核查清理工作,优化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库项目,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实施,不断提升产业扶贫的质量和效益,保障贫困户精准选择产业,通过项目精准实施让贫困户稳定持续增收。

(四)加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通过加大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指导地方规范企业、专业合作社带贫机制,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开展规模化种养,发展示范基地,加大产业提质增效,抱团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双绑”利益联接机制,共担风险、共营生产,合理规避小户经营和小农经济有可能造成的产业发展滞后和市场风险问题。

(五)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加大产业指导力度。2019年,为进一步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指导力度,省农业农村厅实行厅领导挂联27个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分片包干责任制,由9个厅党组成员分别成立工作组全面覆盖9个州市27个深度贫困县,全年分时间段深入乡镇、村落,实地调研了解贫困地区、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产业扶贫项目库管理情况、新型经营主体带贫情况,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落实,保障贫困户产业发展,确保扶贫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农业产业培育指导。着眼当前谋划长远发展,以当前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探索培育长效产业带动各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经济贡献;在稳定发展本地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强有现代资本注入的现代产业培育,增强产业竞争力;指导各地科学研判产业供给侧需求,通过传统产业解决本地市场需求,通过特色产业主攻外部市场需求,区分市场属性,增加市场活力,带动产业发展。

(二)指导做实产业扶贫项目库。继续督促各贫困县对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的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排查,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扶贫项目库,建立精准组织、精准指挥、精准落实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有进有出、优进劣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坚决防止“已实施项目不在库,在库项目难实施”的现象。按照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加强产业项目的监管指导,强化风险防控,督促抓好产业扶贫项目的精准落实。

(三)加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针对产业小、散、弱问题,以新型经营主体支撑,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通过有效组织带动,强化“双绑”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开展“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建立带贫新型经营主体负面清单,精准选择优质龙头企业、优质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双绑”工作。指导各县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制定参与产业扶贫龙头企业财政奖补支持政策,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投资产业扶贫项目,鼓励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四)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指导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叫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实现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形成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的新格局。

(五)加大市场产销对接。依托现有的各种信息发布平台,分产业发布生产规模、产量、价格变动情况和市场预测,将农产品供需信息有效传导给新型经营主体。及时发布贫困县带贫经营主体特色农产品上市信息和采购商需求信息,实现供需信息对接。同时组织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推动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和电商平台与贫困地区精准对接,建立长期稳定产销关系。

(六)健全为农服务体系。督促指导各县依托县级供销、农业、林草等部门逐步建立综合服务中心,加快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认真落实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发挥产业发展指导员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的联络协调指导服务作用。组建各级产业扶贫技术专家团队,围绕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创业的技术需求,有针对性开展生产、加工、社会化服务等涉农方面的产业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对接省地方金融局、银保监等部门,研究发展我省特色农业产业保险,保障地方特色种养健康发展。

希望农工民主党云南省委继续关心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 

附件:1.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建议、提案面商登记表

3.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清单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5月31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城,0871-63116911)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