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专题发布会
来源: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8-21 16:42:06 【字体:
【字体: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8月21日上午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系列新闻发布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专题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胡波: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7月27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明确了把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万亿级支柱产业的目标。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作简要发布。
    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立足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行了大胆探索。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大致经历了四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至90年代中期,重点是发展烟糖茶胶四大特色产业,并将其培育成云南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烤烟、甘蔗、茶叶、橡胶生产基地。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重点是对全省富集的18类生物资源进行产业化综合开发,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壮大。
    第三个阶段是2011至2014年,重点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打造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
    第四个阶段是2015年至今,重点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作出“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两型三化”,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工作部署,发展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等重点产业,直至目前,把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明确打造为万亿级支柱产业。
    二、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效
    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东北大农业、江浙集约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之一,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突出。近些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位于全国前茅,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全国第14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11位。2019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1%,比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出6个百分点,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当中的“压舱石”作用突显。
    二是主要农产品保障充足。全省粮食产量在全国13个主产区之外稳居领头位置,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烤烟、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保持全国第1位,蔗糖、茶叶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猪、肉牛存出栏居全国前10名以内,还有其他多个农产品生产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201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331亿元,农产品出口额多年位居全国第6位、西部省区第1位;今年上半年,在全国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8%的情况下,云南农产品出口19.1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15.1%。
    三是绿色发展特色鲜明。2019年底,全省获有机产品证书1023张,全国排名第6位;获证组织687个,全国排名第5位;获绿色食品认证企业501家,产品1746个,全国排第8位。这就是我省高原特色农业的成效。
    三、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描绘了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未来宏伟蓝图,到202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加工产值要达到2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3万亿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占GDP比重达到10%。到2035年,成为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特色农业创新发展辐射中心。实现这一目标,省农业农村厅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围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生猪等优势特色重点产业,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发展水平,深入推动“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分级推动“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打造一大批“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建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优化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要求,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发展清洗、干制、分级、包装等农产品初加工,引导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农产品冷藏设施、综合冷链物流集配设施,推广应用移动式冷链物流设施。加快现代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农业应用,全面改造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三是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农业发展组织化水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广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规模服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体系。
    以上就是我的发布内容,谢谢大家!
    云南日报记者:
    请问胡波副厅长,要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打造成万亿级支柱产业,省农业农村厅有哪些具体的抓手?谢谢!
    胡波:
    谢谢你的提问。产业培育是一个需要长期持续的过程,省农业农村厅将从长远着眼,从当前入手,长短结合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具体的切入点和抓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启动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云南省花卉和蔬菜两个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成功入围。每个产业将投资1亿元,连续投资3年。花卉产业集群覆盖5州市6县,蔬菜产业集群覆盖7州市6县,横跨全省东中西部。通过产业集群项目的实施,形成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分工协作的跨行政区域产业带,将区域“小特产”升级为全省“大产业”,有利于整合资源,变同质竞争为抱团发展,延长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破解云南省产业链条较短、农业效益不高等关键问题。
    二是开展“一县一业”示范创建。省政府于去年8月公布了20个“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名单,其中,茶叶产业有3个、花卉产业有3个、蔬菜产业有4个、水果产业有4个、核桃产业有2个、中药材产业有2个、畜牧产业有2个,覆盖了主要的特色产业。力争通过3年的示范创建,每年投入6亿元,在全省打造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组织化、市场化”的高水平县域产业发展标杆。同时,通过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的打造,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三是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我省已经建成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下一步,要抓好这些产业园的提质升级,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建设新园区。同时,还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遴选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园区,以产业兴旺为突破,达到乡村振兴总要求。
    四是开展“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最近,省“绿色食品牌”办公室印发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将在全省分级建设一大批产业基地,目前,申报认定工作正在开展中。我们将从经营主体、基地规模、生产规范、产品市场、绿色发展、品牌打造、科技支撑、专业服务八个角度,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先进水平,省内先进水平对基地进行评价,并根据得分分级进行管理和扶持发展,提高县域农业基地化率,为万亿级产业打造夯实微观基础。
    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胡波副厅长,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请问胡波副厅长,农业农村部门将如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谢谢!
    胡波:
    谢谢你的提问。云南省共有农业龙头企业4240户,实现营业收入3009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9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42户。这些企业将是我省打造万亿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领军力量。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培育壮大工作。
    一是优化发展服务。为做好招商引资重点企业和项目落地的跟踪服务,省农业农村厅开发了“云南省绿色食品牌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服务平台”,向160户招商引资重点企业,172个落地项目提供直通车服务,直接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下一步将扩容为涉农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解决发展难题。在金融方面,疫情发生以来,省农业农村厅落实有关金融支持政策,61户涉农企业进入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获贷款金额25亿元,1380家涉农企业纳入省级名单,已有382户企业获得贷款236亿元。在用地方面,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明确将农业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原则上规模控制在种植养殖用地面积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25亩。在用电方面,将省级及以上42个农业产业园区中的3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纳入一般工商业优惠电价政策名单,按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的50%给予电价优惠。
    三是加强发展扶持。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领证后补”等方式,明确对投资绿色食品产业1亿元(含)以上的,按10%给予一次性奖补。对连片规模500亩以上的绿色、有机茶园,分别给予100元/每亩、200元/每亩的标准进行奖补。支持基地冷藏初加工设施建设,实际投资额在200万元以上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支持集配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实际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补等等。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对企业给予实实际际的资金扶持,培育好涉农企业,打造好万亿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谢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