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扮靓绿美乡村“新颜值”
——文山州丘北县温浏乡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材料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2023-10-18 16:41:59 【字体:
【字体:

温浏乡隶属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距县城70公里,地处三省(云、桂、黔)五县(丘北、广南、西林、兴义、师宗)交界处,辖10个村委会119个村小组,有9243户42321人,国土面积514.46平方千米,耕地14.66万亩,林地53.7万亩,森林覆盖率约55%。近年来,文山州丘北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州、县有关工作要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关键抓手,聚焦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破难点、补短板、强弱项,高质量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卫生长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村内建设,改善基础设施,高标准抓整治、高品质促提升,扮靓绿美乡村“新颜值”。2022年温浏乡成功通过省级绿美乡镇验收,荣获首批“云南省绿美乡镇”称号,温浏乡党委获绿美文山建设先进集体。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积极修建进村路,改善村民出行环境。为有效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温浏乡紧紧围绕以交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坚持以路为媒、以路兴业、以业增收的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群众修建产业公路,不断加大投入,加快进村路建设,以道路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更好地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村美民富的目标。探索污水治理新模式,助推绿美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实施的总体思路和“聚集水、治理水、涵养水、利用水”的治理要求,通过全面摸清养殖底数和内村地形地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变废为宝。在丘北县沙沟边村小组,结合养殖群众分散和地形特点,通过采取干湿分离的方式,实施户收集后集中无害化处理,主要收集模式为出户圈舍口设置尿液收集池进行第一次过滤后流入主管,再通过化粪池集中收集后用于还田,管道铺设后采用水泥灌浆压花处理,既保证路面美观又能在雨天起到路面防滑的作用,大幅提升人居环境。丘北县新安村采取粪污分离和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后,存储再利用,既解决了新安村粪污直排问题,又解决了新安村缺水灌溉田地的问题,结合新安村传统建筑风貌“石头村”特点,通过采集周边的青石板修复路面,既保留了新安村石头村寨自然风貌特色又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现小投入带动众参与,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以这两个村为试点逐步向其他村推广。全面推进“厕所革命”,改善环境卫生。成立“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细化分解重点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对标改厕标准,整村推进,全面稳步推进全乡“厕所革命”工作。通过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合理规划布局,实施“小三格化粪池+就近还田”模式,农村厕所粪污经发酵处理后用于浇灌菜地、林地、田地等,提高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率,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再添助力。截至目前,共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2749座,公厕27座,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

抓实绿美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擘画绿美乡村。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提升村容村貌,实施了上雨桃村、羊街、竹箐等一批美丽村庄建设项目,有效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及产业配套设施较落后的现状,带动全乡环境文化建设整体改造提升,稳步推进建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提升对外形象。积极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落地国家级传统村落,有效改善丘北县石别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以绿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探索出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新路径,依托美丽家园“1+N”示范村创建,通过常态化开展“十美十星”评比活动,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古韵石别”传统村落旅游区,积极挖掘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不断扩大村庄知名度。以“绿美建设一直抓”为要求,扮靓美丽家园。在温浏乡集镇所在地实施温浏村小组公共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项目工程,改造温浏乡新大街8300平方米,划分停车位,方便居民有序出行;安装7个休闲座椅,供居民休息娱乐使用;栽种花草5000余株,植树300余棵,打造绿化带800余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温浏乡集镇周围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周边环境,推动了温浏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富美和谐绿美乡村。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增加群众收入。充分发挥温浏乡立体气候资源、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强温浏乡传统优势产业,推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强乡步伐,深化与引进龙头企业合作模式,在全乡推广“公司+村集体+金融+农户”模式,加快优质蔬菜种植、肉牛养殖和区域水果产业集散地建设。持续推进温浏茶叶、温浏岑桔绿色农产品、温浏烟区、万寿菊、中草药、小黄姜种植等产业发展,加快构建“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多点发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务工,使群众收入构成逐步多元化,真正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有钱运转、有钱办事、说话管用”。建章立制,促长效发展。以“建文明”为目标,践行文明传播理念,聚焦重点、团结协作、强化责任、带动引领,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深入,扎实有效推进绿美建设。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形成人居环境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长效约束机制,首创“温浏乡十村共管协定”,推广“十村共管协定+诚信体系建设”村庄治理新模式,以“协定”的形式,把人居环境提升、公益事业参与、遵守法律法规、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诚信体系建设,把日常村务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村民,形成了一套有激励、有惩戒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小板凳”汇聚起“大民生”。温浏乡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优势,以农村小院、村民客厅为“主会场”,以“小板凳”为载体,以解民忧为目的,组织召开“板凳会”,让干部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调矛盾纠纷、同议发展事项、同破治理难题,用“小板凳”架起一座座协商议事的“连心桥”。不断加强基层党支部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和管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公益性活动,民主参与村庄管理和建设,做到“自己的村庄自己管”,逐步形成民风向善向美,全乡上下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建成了一个个“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绿美乡村。(拟稿人:王朝系 审核人:王亚敏)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