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全力打造“绿富美”休闲康养新村
——文山州麻栗坡县下金厂乡大坝村绿美村庄建设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2024-03-05 16:31:32 【字体:
【字体:

大坝村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下金厂乡,总面积23.95平方千米,辖23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528户2137人,村党总支下设20个党支部,有党员172名。全村共有耕地4396亩、林地2360亩,主要以种植金银花、兰草、石斛、草果、八角等产业为主。近年来,大坝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产业为基石、绿美为主线、红色为底蕴、休闲康养为目标,通过“一花一草”“庭院经济”“体验观光”三小切口推动全村发展“大变化”,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花一草“小切口”,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大坝村有20多年种植兰草的历史,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坝村紧紧依托土地、气候等优势,持续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成果,逐步形成以“一花一草”(金银花和兰草)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尤其是把发展金银花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举措,紧扣全村实际,引导群众采取集中连片种植和零星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在房前屋后、闲置地块、边角地种植金银花,并对栽种金银花的扶持政策、产量效益、发展前景、栽培技术等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并积极参与金银花种植。目前,全村累计种植金银花500余亩,种植农户76户,年产金银花17.5万公斤,实现产值105万元,户均收入1.4万元。同时,探索实践以金银花育苗基地为依托、免费向群众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基地再回收统销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向上级申请建设金银花粗制加工厂和购置金银花烘烤设备,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带动周边群众增收,真正让金银花成为鼓起村民“钱袋子”的“致富花”。

庭院经济“小切口”,跑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充分发挥大坝村党组织“轴心引领”作用,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发动100余名村组党员干部从自身抓起、自家做起,在绿美建设上当先锋、打头阵,在全村范围内形成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依托群众会、院坝会、网格群、大喇叭等全方位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投身扮靓庭院和村庄活动,让群众从“台下看戏”变为“上台唱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绿美建设与庭院经济有机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兰草庭院”“石斛庭院”“金银花庭院”,把房前屋后的“空白点”变为“增收点”,开辟一条依靠庭院经济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大坝村共建成代表性绿美庭院110户,正在带动400余户加快建设中,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300余个,兰花、石斛等盆景蓄积量4500余盆。

体验观光“小切口”,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立足大坝村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谋划打造一批有实力、有品质的旅游项目,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文化项目,打造一批州级、省级的红色教育基地,建立起乡域旅游的“四梁八柱”。一方面,推动文旅融合,以红色文化为底蕴,全力打造大坝革命老区红色教育示范点和滇桂黔边纵队训练沉浸式体验馆,以高科技、沉浸式、情境化的崭新形式承载与传播党史。另一方面,推动农旅融合,以休闲康养为目标,整合特色资源,充分结合实际进行“竖向改造、横向拓展”,依托大坝独特农业资源打造百亩石斛种植基地、金银花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天生桥”农事体验打卡点等精品示范点,加快建设以突出地方特色、彰显美丽乡村为亮点的观光休闲区块。通过优化景观衔接,有效串联文旅和农旅,让游客能够“一站式”尽兴体验,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乡村体验+休闲康养”融合发展模式。(拟稿人:王福乾 审核人:谢庆武)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