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开4个“家庭会” 管4类“家庭事”
——红河州泸西县旧城镇秧田冲村绿美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       2024-04-10 15:08:27 【字体:
【字体: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旧城镇秧田冲村坚持党建引领,注重传承和发掘村子、村民这个“大家”“小家”的力量,将“家”作为加强和改进绿美村庄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细枝末梢,通过开好4个“家庭会”、管好4类“家庭事”,不断聚人心、美环境、强基础、促发展、聚文明,形成“自己家、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爱”的良好风尚。

开好支部“家庭会”,管好总。一是“家长”带头谋发展、作示范。秧田冲村党支部转变观念,自发建立绿美村庄建设委员会,积极谋划对接、争取项目,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建立“村民议事会+5步工作法”互动机制,以五步闭环工作法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开展“清拆建改”行动,在7日内带动50余户群众自主完成墙体粉刷0.9万平方米,清腾公共绿化面积1.3万余平方米,拆除危房、残垣断壁、猪圈等500平方米,建设小花园、小菜园1200平方米,改拉污水管1800余米。实现了由“干部干、群众看”到“一起干、齐点赞”的转变。二是“家贤”带动共发力、促文明。党员干部争先学习优良家风家训,带头遵纪守法、文明节俭办事、开展“一出四捐”(出谋、捐款、捐物、捐地、捐工)。同时,将党员干部带头革除陋习、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在“红黄榜”公示,树立示范榜样,激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三是“家人”推动齐上阵、聚合力。成立“银发监督队”“青年突击队”“巾帼服务队”“少年先锋队”等志愿队伍,参与监督社会治理、人居环境等工作,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开展“三带”工作,田间地头“土专家”带、创新工厂“农创客”带、互联网上“新农人”带,在全村推动小香葱种植1800亩、大棚番茄种植40亩、大棚蔬菜种植220亩,带动村内群众实现年均收入增收4000元。

开好代表“家庭会”,管好面。一是“家人”共商立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确立《村规民约》、推选文明理事会,推选“五老”人员以及乡贤人士任文明理事会会长和理事。建立健全“一约一会”制度,遏制铺张浪费、虚荣攀比、不孝顺父母等不良风气,把《村规民约》的“自治”精神融合到乡村治理中,让群众真正成为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和受益者。二是“家人”联合传约。在村口设立“文化墙”,对村规民约、“理事会”具体内容进行张榜公示。加强家校合作共建,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全村30名幼儿园、120名小学生讲约、传约,发起少年先锋队在校内外传约。发挥“银发监督队”特长,利用每天在村内长乐广场休憩、聊天的时间讲约、监约。三是“家人”行动践约。切实发挥“一约一会”作用,全村4个大网格一旦有人违反《村规民约》,知晓人员须向包片网格长、理事反映告知,包片理事在登记后及时报知村文明理事会,理事会立即召开会议共同研究,报村支部委员会依照村规民约解决问题。将践约情况纳入红黑板,探索实行诚信保证金、诚信考察期、诚信档案制度,督促全体村民共同履约、践约。

开好党群“家庭会”,管好点。一是“家长”亮牌定责。建立“一诺三定”定责机制,确保村干部能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支委及班子成员年初通过“网格定、理事会定、民定”程序公示年度工作计划,签订《责任承诺书》,变“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同时把繁琐复杂的基层事务逐一分解成实事和项目,做到“干部心里有本账、党员群众眼睛亮”。通过党支部牵头、支委带头、党员参与,选聘党员参与监督岗和实践岗。切实改变作风,从党支部活动室建设入手强化优质服务,以作风建设带动社风民风转变。二是“家门”挂牌定点。在村民门前设立家风家训、美丽庭院、卫生责任牌,定期开展卫生责任考评,引导村民自觉做好房前屋后卫生保洁和环境整治,让乡村更有“颜值”。建立“4+40”网格包保模式,在全村4个大网格中以10户为单位建立小网格40个,每个小网格推选1名网格员,实现“一村多网、多网合一、一员多用”。同时,利用每月大扫除、周值日制度,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开展篮球、拔河、广场舞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村民培养积极健康的娱乐活动。三是“家边”上牌定片。在村内主干道及岔道设立13个责任区,明确卫生、花草管护人、监督人、包保党员责任区和工作要求,管好街道的同时,对责任区范围内群众人居环境进行监督,作为“美丽庭院”评审的依据。将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两网合一”,在全村4个大网格区路段入口、出口处公示网格区域、网格长、联系方式及工作流程等,让群众办事更方便。

开好“家庭会”,管好人。一是发动“家人”建好家园。村民参与完成以篮球场、家训墙、健康主题公园等为主体的文化设施建设,从村口到村尾,形成了“家颜区亮福、家规墙惜福、家训园积福、家福集集福、家德廊传福”的“五福临门”系列阵地。全体村民传承家风、传授技艺,参与路桥、水井、学校、广场建设的石匠、铁匠、木匠等7类“土匠人”共50余人。二是发动“家人”传承家风。党支部带头、文明理事会成员联合发动村民,以家族为单位开会研究,征集到303条家训,通过制作家训墙,以网格为单元晒出家风家训,同时融入“孔融让梨”等耳熟能详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供全体村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监督执行,努力使好家风好家训转变为村民个人、家庭的内在要求,促进村民、家庭、村庄、社会风气转变。三是发动“家人”弘扬家美。通过开展晒家训、讲家事、扬家风等“传好家风好家训和美家文化”的主题系列活动,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探索开展“微美在身边”活动,推行“最美7日行”“善行月月评”“模范365”等活动。由三河村党总支统筹,小组组织、筛选,对村里暖心互助微行为、孝老爱亲微故事、励志奋斗微人物,以7日为限进行挖掘,每月邀请文明理事会成员进行评选在红黑板和村庄群内公示,营造崇德行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古树映碧水,轻舟逗鱼欢,青瓦映春色,长乐永未央”,正是如今秧田冲村的真实写照。在党支部的带动下,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开,一张张幸福安居的笑颜洋溢在“家福集”上。(拟稿人:张鹏 审核人:施强)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