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昆明市官渡区农村村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09-06-08 17:18:32 【字体:
【字体: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多年来,昆明市农业局始终把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第一位,经常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家中,满腔热情地对待农民群众、对待农民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时刻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民群众多年劳动创造的集体财富,传统的村级财务管理体制,由于制度不严,监管不力,财务管理的漏洞很大。一些村的集体资产实际上成为“全体村民所有,少数干部使用,个别领导占有”,群众意见很大。少数村干部为了自己用钱方便,出现了换一届班子换一任会计,甚至换几任会计的现象,财务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管理严重失控,贪污、挪用、挥霍浪费、违法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群众上访反映村级财务问题的案件增多,成为社会不和谐因素。如官渡区矣六乡2005年反映村级财务不公开的上访件高达16件之多,成为当时上访热点问题,。为此,为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具体指导下,在官渡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于2005年组织在昆明市官渡区矣六乡(现改街道办事处)等地开展“农村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服务试点工作,通过4年的试点,取得了很大实效,现将官渡区矣六乡开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矣六乡基本情况

    官渡区矣六乡位于昆明东郊滇池之滨,地处昆明主城区和呈贡新城的连接地带,辖10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26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399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666万元,乡镇企业收2059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473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627元。

    二、主要做法

    (一)2005年4月矣六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投入资金10万余元用于构建村级财务规范化、电算化管理平台,以乡农经站为依托,组建矣六乡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中心宗旨是操守诚信、规范管理、制度保障、服务基层。公开招聘具有资质能力的社会人员5名到中心工作,乡财政每年支付代理会计报酬及办公室经费15万元,并以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为目标,改革村组票据制度,落实审批制度,严把村级资金开支审批和单据入账关,采取有效措施,成功完成了辖区内8个村委会,24个村民小组(普自、广卫村除外)的账务统管工作,当年代管(监控)资产总量7911万元。

    (二)委托代管,一是坚持一项委托。会计业务委托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由村集体向代管中心出具书面委托协议;二是遵循二个原则。在委托过程中严格遵循村集体资产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财务审批权、群众监督权“四权”不变和村集体自愿的原则,三是采取三个步骤。首先是清理财务,组织对村集体历年财务执行情况、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库存物资、债权和债务等情况进行全面清查;第二,公布财务帐目。把财务清查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第三,办理移接。编制规范性移交清单,按有关规定办理交接工作,并由村集体负责人、村务监督小组组长、乡农经站派员负责监交。四是做到五个统一。统一财务制度,代管中心实施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集体开支有序,使村组的每一笔资金开支及资金流向均置于乡会计委托中心的监控之下,实现会计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统一会计核算,村集体财务收支凭证由民主理财小组签章认可交总支书审核、村主任签批后交村小组报账员按时向村委会出纳员报账,出纳员记出纳账后交代理中心会计统一记账;统一财务公开;统一建档,代管中心按时完成会计档案工作,将会计财务资料整理装订成册,采用专门的铁柜,统一归档管理,做到一村一柜,统一票据管理制度,所有收款票据的领购、监督与指导由乡经济发展科全面负责,设置票据专管员一名,专门承办村组票据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一是编制了货币资金支付程序和审批制度;二是单据入账及村级财务规范管理程序;三是会计分工及单据传递时间安排表;四是设置信息公开栏;五是制定了10个管理制度,1、《矣六乡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试行)》;2、《矣六乡村组票据管理制度》;3、《矣六乡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4、《矣六乡村级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制度》;5、《矣六乡村组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及离任审计暂行办法》;6、《矣六乡村级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7、《矣六乡村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8、《矣六乡村级实物资金台账管理制度》;9、《矣六乡农经信息化软硬件设施管理制度》;10、《矣六乡关于规范村委会、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票据使用的通知(试行)》;六是补充了“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凡建设规模上10万元的工程项目,必须按官渡区政府制定的有关工程建设程序进行,否则不予开支和报帐。

    (四)民主理财、增加财务公开透明度:为村组统一刻制了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规范了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的使用,保障了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在应用电算化管理及其自动生成集体财务公开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统一细化村级收支二级、三级明细科目,以群众看得懂,听得明白的形式归口进行分类整理汇总,统一格式后进行定期张榜公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取得的实效

    官渡区矣六乡开展“农村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

    (一)稳定了队伍。实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管,代理会计相对固定,杜绝了以往村级一换届就撤换财务人员、交接时扯皮推诿或不交接等现象发生,会计能够独立行使职权,严格按制度,公正、公平的工作,真正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二)规范了村级财务的记账和管理。实行委托代管,采取统一的记账审核流程,使用统一的会计科目、财务报表、统一规范票据,票证的审核把关比过去严密,保证了记账质量,避免了不规范的票据入账、手工记账差错多、随意更改、记账不及时等问题,规范了村会计账务处理。

    (三)提高了效率。委托代管会计业务比较熟悉,而且会计记账使用规范的,符合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电算化软件,一次录入原始凭证数据,自动记账、结账、生成各种财务报表,提高了财务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效率。以前一个村就要设置一名会计,现在全乡设5名代管会计就可以按时完成8个村级账务处理任务。

    (四)控制了支出。推行委托代管,加强了对集体资金运用的监控,纠正了以前只监管账簿、不管理资金的现象,村级乱开滥支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五)强化了监督。村级财务监督由原来的事后监督变为现在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规范了村级财务监督管理体制,有效的控制了一些村干部法治观念淡薄,无视财政纪律和财务规定,管理不民主、挪用侵占集体资金、乱开滥支等现象,从源头上堵塞漏洞。通过群众监督,促进了欠款回收与各项承包款的上交,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六)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通过村级财务公开,各村建立健全了社员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小组及民主理事、民主管理等制度,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证,有力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本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凡是村务财务公开工作抓得好的村,村里的各项工作都进展顺利,修桥造路、水利建设、整修电网,群众都积极响应,出钱出力。

    (七)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村级财务公开,使村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规范了干部行为,促进了村干部廉洁自律,在群众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村级财务公开,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活动的透明性,保护了村干部,维护了群众利益,村民对村财务管理的信任度明显提高。2008年,矣六乡财政收入13443万元,比2005年增812.6%,农民人均纯收入5384元, 比2005年增16.4%,会计委托服务中心代管(监控)资产总量25272万元,比2005年增219.5%,群众因村财账务上访率从05年的16件减少到07年的2件,08年的零上访。

    四、启示

    启示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有利于逐步消除滋生腐败的条件。” 矣六乡 “农村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服务试点工作”说明,只要是制度健全,方法得当,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是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

    启示二:票据统管工作杜绝并遏制了农村“三乱”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了村组收款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现金等行为。树立了村级组织及领导干部依法诚信纳税的意识。

    启示三:过去我们谈到新农村建设,总是只注重基础设施和硬件设施建设,通过矣六乡 “农村村级财务委托代管服务试点工作”说明,应进一步转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软件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加大对软环境建设的投入。

    启示四:村组开立银行账户及银行预留印鉴设置的统一规范管理,实现了村组货币资金流向的全程监控,有效防止了村级集体资产的流失;同时,也增强了中心代理会计在实施代理记账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从而,把不断加强会计政策、法规学习,巩固提高业务技能及管理水平,作为正确履行职责的客观需要常抓不懈。

    启示五:财务核算信息细化分类公开后,增强了公开信息的直观化和通俗化,加大了群众对村级组织的监督力度,提高了村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意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