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心全意为农民谋福祉——红河州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重点内容解读之一
来源:红河日报       2011-04-11 10:12:14 【字体:
【字体:

编者按:
    3月29日,州委、州政府联合下发2011年第9号文件—— 《关于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决定从2011年起在全州组织实施 “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该文件直指农民增收难题,预示着我州农民群众的增收困难将会得到有效化解。州委、州政府为什么要在 “十二五”开局之年启动实施 “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是什么?将如何组织实施这一行动计划?为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文件,并参与到 “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中,本报特对 《意见》的重点内容作进一步解读。敬请关注。
    关键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一五”时期,我州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扩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在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保持了稳定增长。
    以“十一五”末的2010年为例,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22元,比2005年增加了1931元,年均增长14.5%。但把这些指标放到全国、全省的指标中比对,会发现我州农民收入增长仍然很慢,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原因是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更根本 上解决。州委、州政府出台《意见》启动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要尽快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红河小康社会。
    “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是紧迫任务,也是长远目标。因此,州委、州政府号召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和工作重点,始终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更加关注农村,更加关注农业,更加关注农民,努力为全面建设红河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关键词:实现农户万元增收目标
    《意见》指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增加2578元以上,达到5600元左右;农户纯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户均增长1万元以上,达到2.5万元,其中内地县市坝区农户户均增加1.2万元以上、半山区农户户均增加1万元以上、山区农户户均增加0.9万元以上、南部边疆县农户户均增加0.8万元以上;全州9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目标,农民收入年均增速明显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农民和全州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非常艰巨,为此,《意见》作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突出农村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扣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经济社会实现由外需向内需、由高碳向低碳、由强国向富民三大转型的部署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努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民增收,用现代科技推动农民增收,用现代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用现代物质条件保障农民增收,用培养新型农民带动农民增收。一句话,就是要确保农民收入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增长。

关键词:政府引导 农民主体
    《意见》指出,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市场主导,龙头带动;区域联动,社会帮扶;保护生态,科学发展。
    任何行动计划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或规律,否则就会跑偏。“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关乎农民的福祉,更应该按照一定的原则行事。因为是全州性的大事,自然要由政府来组织领导,并对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但又是具体到每家农户,所以农户必须是主体。不同的县市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村庄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农户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必须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才会取得效果。农民的收入来自市场,而由龙头企业带动的市场收入能减轻农民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必须遵循市场主导、龙头带动的原则。“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也不能是单打独斗,做到区域联动,能得到社会帮扶,自然效果会更好,因此,必须遵守区域联动、社会帮扶的原则。当然,在实现农民增收时,保护生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农民能否持续增收的关键。
    关键词: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形成合力
    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实施起来非常复杂,牵     涉面广,工作难度大,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问题会很多,因此,需要一系列的措施作保障。《意见》明确,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保障措施是:科学编制规划,强化科技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健全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就“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性质和特点而言,可以说,这一系列保障措施是完善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一项复杂工程的实施,首先要有详细的发展规划,否则就会两眼一抹黑,有力无处使,好的规划是行动计划成功的重要基础,《意见》已经给出了指导思想,具体还要由各县市、各乡镇、各农户自己去谋划。此外,“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立足点主要在农业上,就我州目前的农业发展现状看,科技是一个短板,资金投入也是一个短板,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必须要有科技的支撑和大量资金的投入,科技从哪里来?资金投入多少?钱花到哪儿去?《意见》同样做了具体的安排。最后就是怎么运行以及人力投入问题,“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的复杂性要求,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就是各级都要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有人负责,有人抓,《意见》在这方面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至于人力投入,《意见》要求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参与“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谋思路、出对策,抓项目、办实事。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