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于2011年12月21日发布了《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
1.近期目标(2011—2015年):到2015年,奶类产量达到5000万吨,年递增5.9%;牛肉产量达到700万吨,年递增1.4%;羊肉产量达到440万吨,年递增2.0%;兔肉产量达到90万吨,年递增5.5%;羊毛产量达到43万吨;羊绒产量达到1.95万吨,年递增1.0%;鹅肉产量达到260万吨,年递增1.5%。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原累计保留面积达到4.5亿亩;秸秆处理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2.中长期目标(2016—2020年):到2020年,奶类产量达到 6400万吨,年递增5.0 %;牛肉产量达到740万吨,年递增1.1%;羊肉产量达到470万吨,年递增1.3%;兔肉产量达到100万吨,年递增2.1 %;羊毛产量达到44万吨,年递增0.5%;羊绒产量达到2.0万吨,年递增0.5%;鹅肉产量达到270万吨,年递增0.8%。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原累计保留面积超过6亿亩;秸秆处理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
为实现发展目标,规划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
1、合理开发利用非粮饲草料资源
2、加快优良畜禽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3、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科学养殖
4、加强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监管
5、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规划明确了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按照“加快发展奶牛和兔鹅生产,积极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稳定发展羊毛羊绒生产,推动牧草产业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突出主攻方向,促进节粮型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确保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规划明确了6条政策措施:
1、建立政策支持机制,加快节粮畜牧业发展步伐
2、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增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后劲
3、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化水平
4、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确保节粮型畜牧业稳定发展
5、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6、强化节粮型畜牧业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