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883号《关于请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残问题的检测和监管,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菜》建议已交由我厅会同办理。现结合我厅职能职责就加强对农残检测监管有关问题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以供参考。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农药监管与安全用药
一是加强了农药经营门市管理。落实农药经营人员上岗培训制度,定期向农药经营人员进行农药法律法规、农药使用等知识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建立农药进销货台账制度,做到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2015年起,按照农业部的统一安排,我省开始试点实行农药销售、使用可溯源管理体系运行。
二是大力开展农药监督抽查。从2000年起,我厅在每年的生产用药高峰季节都组织开展全省农药市场产品质量和标签监督抽查,对抽检不合格的农药产品报农业部进行了全国通报,并在我省范围内开展专项清查,对销售不合格农药的经营门市依法进行了查处。
三是大力开展农药市场整治。2010年至2015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84068人(次),检查农药销售门市和零售摊点106200个(次),查没不合格农药57.37吨,货值168.59万元;立案查处经销假冒农药案件452起,涉案金额45.90万元;现场处罚486件,立案684件,罚款60.11万元;抽查标签4.39万个,查处不合格标签3211个。
四是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培训。2015年,我厅组织开展农药安全使用培训100期,各级植保部门在所辖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1350场次,接受培训人员6.3万人次。通过举办培训,不断引导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五是推进绿色防控技术。每年组织全省建立了100个省级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以“四诱”、天敌控虫、生物农药、生态控制等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已经由单一的蔬菜扩大到水稻、小麦等20多种作物。至2015年底,我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2.65%,每亩减少化学农药2.24次,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31.23%,确保了示范区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
(二)建立例行、风险监测制度
一是扩大监测抽检,增强面上监管高压。充分利用现有省级和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力量,省级增加检测农产品种类、检测参数。新增对水产品的例行监测;蔬菜例行监测参数由原来的13项增加到37项。
在省级例行监测方面,抽取蔬菜样品1860个,水果样品760个,畜禽产品1925批次,水产品70个,蔬菜例行监测合格率98.03% ,水果例行监测合格率98.79%,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99.6%,水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100%。
监督抽查抽检蔬菜、水果样品2200个,样品合格率99.05%;畜禽产品4916批次,样品合格率100%。
落实检打联动和检后处理,对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溯源。
二是深化风险评估,探求重点产业监管方案。从2013开始,连续3年委托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昆明)开展云南省6大类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根据每个具体产业质量安全监管方案需要的内容不断深化、完善全省风险监测评估计划,着力突出关键农事操作节点、时点的风险监测及评估工作。今年对375个种植业产品样品、629批次畜禽产品样品开展了进一步的风险监测。结合农产品生产的全产业链条中的每个环节、农事活动规律等,正在研究提出针对每个产业的监管方案。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面加强管理与服务。我厅将按照相关法规要求,组织全省农业执法部门做好农药市场及使用管理,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同时,将按照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要求,不断推进科学用药、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措施,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扼制盲目和过量用药现象。
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合作,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开展国际机构、欧盟、美国、日本等农产品标准引进,启动相应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研究、编制、应用工作,推进云南省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继续实施标准化及“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省级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鼓励各地开展对“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实施补贴奖励政策。
云南省农业厅
2016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