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来源:人民政府网       2017-01-17 17:31:58 【字体:
【字体: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2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信息产业包含了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信息通信传输等行业,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渗透和发展,新一轮信息化正加速推动信息产业突破传统边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不仅成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经济领域创新发展的驱动引擎。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发〔2016〕1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5〕96号)、《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及全省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对我省提出的新要求,为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机遇,构建“云上云”行动计划的信息产业支撑体系,培育信息经济,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16—2020年。

一、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机遇挑战

(一)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不断增大。201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各类企业近400户,规模以上企业124户,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企业18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06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3户,其中,过20亿元的企业3户。全省电子信息制造在基础材料、半导体功能材料、光电子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材料、传感元件、显示器件、工业电子装备等高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领域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延展,产业链逐渐形成。按照行业统计,2015年全省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82亿元,其中,通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1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1亿元。“十二五”期间,全省通信业年均递增7%,电子信息产业年均递增10.7%。

社会经济信息化发展初见成效。信息技术在政府以及通信、烟草、钢铁、化工、机械、生物医药、建材、物流等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培育了一批具有我省特色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和产品,其中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国内领先。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全省通信业光缆总长度达到76万千米,5条出省光缆汇入国家光缆网。国际通信业务服务范围扩增到8个国家(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出省带宽扩容至5Tb,省内带宽扩容至7.2Tb,100%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光纤宽带覆盖户数超过700万户,截至2016年6月底,我省已全面完成“全光网省”建设工作,光网覆盖率、光端口占比和骨干网宽带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实现4G无线网络对全省城区、乡镇、行政村、风景区、公共交通干线全覆盖。

(二)主要问题

1.产业基础薄弱。我省信息产业总体规模小,仅占全国总体规模的0.3%,在西南各省(区、市)处于末位。信息产业门类不全,在12个电子信息产业行业中,雷达、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工业专用设备、电子元件、家电制造、电子测量行业基本空白;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电子计算机、软件产业行业相对完整,但产业规模不高、产品档次较低、产品覆盖面较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定制类产品和服务为主,产品化、服务化和网络化发展规模较小。信息技术企业小、散、弱情况十分突出,中介及服务组织缺乏,企业难以获得有效的技术、资金、人才、咨询、培训等服务。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问题尚未得到改善,除昆明市之外,各州、市信息产业十分薄弱,全省区域信息产业发展极不均衡。

2.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电子材料产品占我省电子信息产品比重达到1/3以上,缺少规模大、市场广、产业链长的特色产业支撑。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计算机及通信设备整机制造、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产业严重缺乏,特色产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配套,产业生态脆弱。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起步晚,创新体系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产业培育力度不够,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明显。

3.高端人才匮乏。人才结构矛盾突出,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型、复合型及高端技术人才不能满足需求。企业缺乏高端前沿人才,创新活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发展后劲不强。

4.环境支撑不足。政策体系、投融资平台、产业园区、市场监管等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不完善,财政投入不足,市场参与程度不高,产业发展集聚度低,难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吸引国内外企业落地我省有效带动和促进州市、园区(基地)信息产业集聚发展;投融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为明显,企业研发投入和投资意愿不强。

(三)面临的机遇挑战

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合作机制在我省交集叠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为我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我省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产业竞争和社会发展中既要补短板,又要抢占发展制高点,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做好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大信息经济规模,全面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方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总体大于挑战。

1.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我省发展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位推动,多次研究部署信息产业发展工作,2015年出台了云政发〔2015〕96号文件及8个配套实施意见,启动了“云上云”行动计划;2016年出台了云发〔2016〕11号文件,明确将信息产业作为重要支撑,重点推进,成立了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信息产业推进组,同时,呈贡信息产业园区、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园、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以及以晴、惠科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政策和产业环境的完善,增强了全省对信息产业培育发展的承载能力,我省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承接国家产业转移和出口加工基地的政策影响力在放大、吸引力在增强。

2.挑战。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和创新进入新一轮加速期,加快向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和智能化演进,技术、资本、人才、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区域综合竞争加剧。同时,我省信息产业基础差、底子薄,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缺乏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支撑;依托市场主体集聚技术、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依然突出。我省信息产业发展既要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演进和升级换代挑战,又要应对国内外优势企业凭借技术和资本优势的扩张以及周边省(区、市)加快发展带来的竞争压力。

二、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把信息产业作为推进全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产业短板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内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规划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集聚为主线,以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基地)为载体,以推进重大项目实施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驱动,以加大投入和多元化投融资为支撑,加快打造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二)发展原则

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参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坚持突出特色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加强分类指导,推进重点领域标准、技术、产品和服务产业化。引导企业和新项目向园区(基地)集中,加快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和优化升级。

创新驱动,融合发展。把握信息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趋势,提升创新能力,围绕新型工业化需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因地制宜,开放发展。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围绕全产业链,精准招商,大力引进龙头企业落地发展,同时培育扶持骨干企业,逐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

(三)主要目标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构建“云上云”行动计划的信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培育形成一批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的信息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省信息经济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速20%。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

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政务云、工业云、农业云、商务云、益民服务云、智慧城市云、区域信息服务云建设。推动教育、医疗、旅游、林业、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的行业云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力争成为支撑全国相关行业发展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二)打造国际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光缆和国际通信枢纽建设,拓展区域国际通信基本服务和增值业务。大力推进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建设,强化信息汇集支撑能力,丰富信息服务内容,提升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建设具备国家互联网一级骨干承载能力的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提高骨干网络容量和网间互通能力。大力推进“宽带云南”建设,建成覆盖全省城镇和行政村以及80%以上自然村的光纤宽带网络和4G无线网络;推进5G实验网建设,加快5G商业化进程。

(三)加快产业支撑体系建设

加快构建适应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体系。鼓励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专业孵化器等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北斗导航、高端软件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基础研究、决策支持研究机构建设,加快电子信息产品公共测试、软件评测、互联网安全检测、信息技术标准化研究、智能工控软件研究等支撑中心建设,完善信息产业服务保障体系。

(四)突出重点,培育产业集群

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通信服务、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区域信息内容服务等6大领域和方向,集中力量打造符合我省实际的信息产业,力争形成“龙头带动、集群发展、产业配套”的特色产业集群。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北斗导航、呼叫中心、泛亚语种软件、数字内容加工、信息内容服务、数据存储、容灾备份、人工智能等产业。

2.信息通信传输服务业。依托国际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的支撑带动,着力培育国际通信增值业务和互联网业务,做大国际通信服务业。巩固提升“宽带云南”“全光网省”“4G全覆盖”水平,提升省内州、市及省际间网络带宽质量,满足普遍服务需要。

3.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力培育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通信设备、物联传感设备、北斗导航设备、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电子元器件、机器翻译产品制造等。打造一批外向型信息产品制造和出口加工基地,提高产业辐射能力,做大电子基础材料、金融电子、光电子等优势特色产业。

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国产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工控系统、嵌入式应用软件;重点打造与电子产品高端装备制造出口配套的小语种操作系统和配套软件,力争形成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软件研发基地和产业化中心;着力培育翻译软件产业,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机器翻译产业集聚地;大力发展即时通信、门户网站、社交翻译软件和跨境电商、物流、呼叫中心、金融结算等翻译应用软件。积极发展咨询设计、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软件测试评估、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等信息服务,以咨询服务为牵引,通过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软件产品研发应用互动,促进软件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化。

5.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产业。重点发展移动电商、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移动阅读、移动社交、移动定位、移动教育、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移动车联网等移动互联网产业。加快物联网建设,增强物联网核心元器件和传感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实施物联网在我省工业、农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提高物联网应用普及率,构建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

6.区域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区域通信增值、信息内容、数字内容、互联网运用等服务;加快发展区域北斗导航、空间地理信息服务产业;依托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形成的大数据资源,培育国际互联网数据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加强与区域间各国合作开发信息服务内容,推进区域信息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跨境电商、数字信息内容分发、文化旅游、北斗导航、空间地理信息、机器翻译、呼叫中心等平台建设,合作开发服务内容,扩大业务种类、创新服务模式,做大做强区域大数据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五)提升研发创新能力

深化新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构建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模式。促进技术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优化,提升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加强基础软件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政产学研资用”协同及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水平。扶持一批技术创新团队。推进创新能力建设,支持现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和申报国家级中心;引导建设一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和研究机构;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工程技术实验室,提高专业化技术研究水平;加快技术和成果转化,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六)培育信息经济新业态

大力培育“互联网+”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推动传统经济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器及各类创客组织;建设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类专业化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创意、创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业链配套、电商、生产性服务、资本等生产及服务要素向产业互联网云平台汇集;探索建立“互联网+定制(订单)农业”和“互联网+智能制造”新型生产制造体系,推动传统生产制造向个性化、定制订单生产制造和服务化转型。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点企业贯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四、规划布局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核、四群、一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带动全省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一)依托呈贡信息产业园区,打造全省信息产业核心集聚区和创新发展新高地充分发挥昆明人才、技术、资金密集的优势,依托呈贡信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芯片和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北斗导航、空间地理信息、呼叫中心、信息内容分发、泛亚语种软件、机器翻译、数字内容加工、信息内容服务、数据存储及容灾备份等产业及业务,逐步形成支撑全省信息产业发展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技术创新及投融资体系等产业生态,将其打造成全省信息产业核心集聚区、技术创新高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核心区。到2020年,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500亿元。

(二)依托滇中、滇西、滇东北、滇西北等4个城市(镇)群,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滇中、滇西、滇东北、滇西北等4个城市(镇)群资源优势,围绕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的6大领域和方向,结合自身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与昆明核心区相互支撑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重点依托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互联网金融、物联网、跨境电商、北斗导航、泛亚语种软件、机器翻译、数字内容加工、信息内容服务、远程医疗等信息服务;依托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及产品、金融电子产品、物流分拣系统,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信息通信设备、物联传感器件设备、北斗导航设备、电子产品、软件产品、机器翻译产品等;依托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光电子、电子材料、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物联网、智能工业等;依托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LED显示器件、太阳能光伏、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挖掘、呼叫中心外包、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商等;依托保山工贸园区,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应用、数据存储及容灾备份、内容分发网络(CDN)、数字内容加工、信息内容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云计算大数据应用中心、软件外包及信息服务、国际数据服务外包等;依托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单晶光伏产业龙头项目,在红河、保山、德宏、楚雄、丽江等地,整体引进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电子硅材料产业集群。到2020年,4个城市(镇)群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50亿—1800亿元。

(三)依托对外开放经济走廊和对外开放经济带,打造外向型电子信息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经济走廊和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优势,重点依托云南省昆明空港经济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河口进出口加工工业园、砚山工业园区等,瞄准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积极承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移,重点发展计算机、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智能家电及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打造承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西南地区转移的主阵地、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软件研发基地及产业化中心,力争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机器翻译产业集聚地。到2020年,对外开放经济走廊和对外开放经济带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50亿—1100亿元。

五、重点项目

(一)国际通信枢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加快国际光缆和国际通信枢纽建设,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中国联通云南省分公司、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分别建成国际通信出入口,大力发展国际数据和互联网业务。加快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建设,提高信息汇集支撑能力,大力发展信息内容的国际服务业务;加快全省互联网建设,实现光网、互联网全覆盖,提高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电子信息制造业项目

重点支持开发半导体材料、光伏材料、光电材料和有色金属导电材料及元器件等产业化项目;红外显示微热成像、OLED双色红外探测、双光融合型热成像监控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芯片、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化;稳定的电子级多晶硅产业化项目;金融电子、消费电子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数字视听设备、车载电子设备等产业化项目。

(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项目

重点支持国产操作系统软件、工控软件、嵌入式应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小语种软件、机器翻译软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区域多语种信息内容服务、数字内容服务、音视频节目、动漫游戏、社交网络、呼叫中心等研发应用项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项目。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

重点支持产业及重点行业领域公共云平台、大数据中心及研究机构建设项目;政府及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服务的大数据开发应用项目;智能工业、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感知旅游、智慧灾害防控、感知农业、智慧公共安全、智慧医疗、感知物流、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平台建设项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项目;空间地理、北斗导航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建设项目;空间地理信息及北斗导航服务在生态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与管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交通物流、应急救灾、社会管理等应用平台项目及国际合作与应用服务等项目。

(五)园区(基地)提升承载能力项目

重点支持重点产业集群承载园区建设,特色信息产业园区(基地)承载能力提升项目;各类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孵化器、“双创中心”研究及中介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信息数据、知识产权等交易平台能力提升项目;信息产业众创、众筹、众包服务平台项目。

(六)龙头企业培育和引进落地项目

重点支持我省优势特色企业做大、做强、做特,支持本省企业与重点引进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合作、合资、重组,鼓励企业“走出去”,拓展南亚东南亚市场。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建设,瞄准中国电子信息100强、中国软件100强、中国互联网100强、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开展专业化精准招商,着力引资、引技、引智。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

在省信息产业推进组统一领导下,发挥省信息产业推进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产业发展的作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及时研究部署全省信息产业推进工作,加大落实力度。建立全省信息产业联动推进协调发展工作机制。重点州、市要加强对信息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推进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采取“一企一策”,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做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构建“政产学研资用”相结合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对信息产业宣传、培训、教育、咨询、资质管理、信息技术标准服务(ITSS)、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为信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市场服务。

(三)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省级财政资金对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及重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盘活各地各部门现有支持信息产业发展资金的基础上,研究设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云南省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推行本省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和产品“首购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省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资本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参与信息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运营服务;积极争取将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纳入国家有关发展规划和专项,争取国家有关部委资金扶持,用好国家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信息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融资及信贷力度。

(四)强化人才团队和智力支持

瞄准产业技术需求,每年引进1—2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培养一批领军型、复合型和高端技术人才以及质量管理、检测检验、咨询服务等人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团队及企业家给予奖励;鼓励建立云南信息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信息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为全省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产业前沿跟踪、基础研究和辅助决策等支持。

(五)强化招商引资和并购重组

将信息产业项目列入省招商引资重点领域,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引进骨干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组织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入滇落地,在我省设立面向南亚东南亚总部、研发创新中心、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建立产业转移、合作生产等机制。鼓励国内外优势企业来我省实施兼并重组。

(六)加强运行监测和绩效考核

建立健全信息产业统计制度,研究建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消费、信息经济统计制度,完善信息产业统计工作,逐步完善信息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做好行业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提升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信息产业发展绩效考核评价、监督奖惩工作机制,重点州、市要将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具体化、日常化和可操作化,分解目标任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