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示
云农公示〔2017〕10号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1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云科奖发﹝2017﹞4号)要求,省农业厅向全省下发了推荐工作通知,有关单位由下往上进行了推荐。依据《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现将通过形式审查的2个项目,在云南省农业厅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xxgk.yn.gov.cn)、云南农业信息网(www.ynagvi.gov.cn)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7年5月5日至5月14日,共10天。任何单位或个人若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向省农业厅反映。
联系方式:吴湘云,0871-65749600
通信地址:昆明市万华路169号云南省农业厅科教处(邮编:650224)
附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
云南省农业厅
2017年5月5日
附件
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
(排序按材料报送时间)
一、云南奶山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人:胡钟仁 洪琼花 赵彦光 李卫娟
栾建启 倖华林 戴 宏 汪海霞
殷红文 李东江 杨志平 权国波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陆良县草山饲料站
石林县畜牧兽医总站
泸西县畜牧兽医局
昆明龙腾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07年至2015年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参加,实施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 “奶山羊良种繁育及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编号:nyhyzx07-037)”和 “奶山羊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项目编号:201103038)”云南子课题。
(二)项目简介
云南课题组构建生态、高产、高效的云南奶山羊产业技术体系和技术服务网,以昆明西山区奶山羊原种场为核心,巩固完善石林、陆良、泸西奶山羊良种繁育体系,以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机器挤奶辐射范围为基础,规范奶山羊养殖示范村生产技术,开展奶山羊高效扩繁技术、奶山羊高床饲养羊场建设方案、养殖模式、精饲料补饲水平、奶山羊隐性乳房炎检测等饲养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云南奶山羊养殖综合配套技术。具体为:一是组建了云南奶山羊技术服务团队,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咨询服务网;二是建立了原种场、扩繁场和示范户三级云南奶山羊繁育体系,制种供种能力明显提高,改良进程加快;三是开展了奶山羊高效扩繁技术、养殖模式、补饲标准、奶山羊隐性乳房炎检测等饲养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覆盖奶山羊生产过程中羊场建设、繁殖、营养、养殖模式和疫病防控五个关键环节的云南奶山羊生产关键技术;四是研究成果转化及时,2014年引入昆明龙腾生物乳有限公司,在示范村建立7个奶山羊收奶点,研发生产"百年龙腾""阿黑哥"纯羊奶粉、"圭山"酸羊奶、羊乳饼等系列产品,实现了羊奶"产加销"全产业链标准化运作,新增经济效益7734.0万元,新增利润2989.0万元为创立高原羊奶品牌奠定基础;五是在陆良、石林和泸西三县及昆明龙腾生物乳业有限公司推广应用2年,新增羊15606只,推广良种羊4352只,改良羊30.2万只。六是项目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29811.76万元,新增利润7405.11万元,交税104.22万元。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1候选人胡钟仁,云南子课题项目主持人。主要负责子项目的创意、技术试验方案设计、指导研究示范;建立云南奶山羊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完成泸西县羚清种羊场改扩建及选育,建立奶山羊示范村技术规范、完善羊舍建设的技术参数、制定适度规模羊舍建设标准,设计云南奶山羊规模化羊场建设方案。指导完成“萨能奶山羊精饲料补饲水平的研究”、“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研究”、“乳房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发表论文16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出版《努比山羊标准化养殖百问百答》,撰写《努比、萨能奶山羊养殖实用技术》。集成云南奶山羊生产关键技术。推广奶羊饲养实用技术6次,技术培训506人次。
第2候选人洪琼花,云南子课题项目主持人。主要负责子项目的创意、技术试验方案设计、指导研究示范;建立3个萨能奶山羊种羊场和云南奶山羊制种、供种体系;指导形成胚胎移植扩繁、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等高效繁殖技术体系;建立奶山羊规范养殖示范基地,其存栏羊只均产奶量提高100kg以上;研究高原湿热条件下奶山羊饲养工艺,设计出饲养50只及以下、50~100只规模的高床漏缝楼式羊舍标准,并对羊舍内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研究高原湿热地区奶山羊饲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第3候选人赵彦光,承担“萨能奶山羊营养价值评价及精饲料开发”研究专题。研究萨能奶山羊适宜精料补充料营养水平,研发出不同生理阶段萨能奶山羊精料补充料、奶山羊预混料、浓缩料等产品;发明羔羊代乳品自动饲喂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发表科研论文4篇。参与编写《奶山羊养殖实用技术》。
第4候选人李卫娟,承担“奶山羊乳房炎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专题;发表科研论文4篇;参与编写《努比山羊标准化养殖百问百答》。
第5候选人栾建启,负责陆良县奶山羊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立奶山羊产业升级平台,筹建陆良县四兴种羊场;参与实施奶山羊实用技术的推广;实施统一机器挤奶、生奶回收经营模式;组织引进种公羊148只;组织奶山羊技术培训69期,培训人次3500余人。
第6候选人倖华林,负责石林县奶山羊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参与实施奶山羊实用技术的推广;每年改良低产奶山羊6万只,产奶量比2010年提高109公斤;开展疫病防控、布氏杆菌病的检测和净化;研究制定口蹄疫、山羊痘、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免疫计划;推广机器集中挤奶、生奶统一回收。
第7候选人戴宏,负责泸西县奶山羊产业技术研究与培训、推广工作。配合开展萨能奶山羊性控胚胎及鲜胚移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参与实施奶山羊实用技术推广;每年改良低产奶山羊2万只,产奶量比2010年提高109公斤;主持泸西县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创新奶山羊优质饲草供应及利用模式;引导创立泸西县绿原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生奶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开展生鲜奶质量安全检测和布氏杆菌病普查检测。
第8候选人汪海霞。建立7个奶山羊收奶点;2014年收购山羊生鲜奶3200吨;研发生产“百年龙腾”“阿黑哥”纯羊奶粉、“圭山”酸羊奶、羊乳饼等系列产品。
第9候选人殷红文,负责陆良县奶山羊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引导建立奶山羊产业升级平台,筹建陆良县四兴种羊场;参与实施奶山羊实用技术的推广;实施统一机器挤奶、生奶回收经营模式;引进优良种公羊1717只;组织实用技术培训62期,培训3600余人次。
第10候选人李东江,承担了奶山羊养殖模式专题的研究。研究建立了最优饲养模式,辅助农户取得更大收益。
第11候选人杨志平。负责前期石林县奶山羊产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参与实施奶山羊实用技术推广;建立小尖山奶山羊示范村,产奶量比2010年提高109公斤;开展生鲜奶质量安全检测和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检测;推广机器集中挤奶、生奶统一回收;主持优质牧草的实验、示范、推广,累计种植紫花苜蓿6000余亩、亩产6.8吨,生黑麦草5800余亩,亩产10余吨。
第12候选人权国波。负责优化奶山羊精液的冷冻保存程序;研究海藻糖对奶山羊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进一步证实冷冻对精子质膜的损伤明显高于细胞核和线粒体。
(四)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1候选单位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组建云南奶山羊技术服务团队和服务网络。建立了奶山羊原种场、扩繁场和示范户三级繁育体系。研究奶山羊生产关键技术,形成高效扩繁技术。制定羊舍技术参数和适度规模高床厩舍及规模化羊场建设方案。明确奶山羊阶段性的营养需要,优化养殖模式。形成防治奶山羊隐性乳房炎轻简化技术。开展养殖实用技术培训6期506人次。创立云南羊乳品牌。建立7个奶山羊收奶点,2014年收购生鲜奶3200吨。研发“阿黑哥”纯羊奶粉、“圭山”酸羊奶、羊乳饼等系列产品。推广种羊2453只、改良10.1万只,个体产奶量达到525公斤,比2008年提高209公斤;新增经济效益7734.0万元。
第2候选单位陆良县草山饲料站。开展奶羊饲养实用技术生产示范。建立陆良县四兴羊业有限责任公司奶山羊种羊场和小莫古奶山羊机器挤奶站。推广种羊1717只、年改良配种70000多只,2014年个体产奶量比2010年提高104公斤,新增收入4368万元;10月龄羯羊体重35公斤,每只增加体重6公斤;出售肉羊56000只,新增收入1008万元,扣除增加补饲费3321.5万元,新增利润2054.5万元。
第3候选单位石林县畜牧兽医总站。开展 奶羊饲养实用技术生产示范。建立2个奶山羊机器挤奶站和移动式机器挤奶点。推广种羊491只、年改良配种20000多只。石林小尖山乳制品专业合作社收奶覆盖面达4000多只,覆盖农户600多户,每天生奶收购10吨;西街口示范点奶山羊覆盖面达1.6万只,2014年个体产奶量比2010年提高109公斤,新增收入1308.0万元;10月龄羯羊体重达36公斤,每只羊增加体重6公斤,出售肉羊15000只,新增收入270万元,扣除增加补饲费949万元,新增利润629万元。
第4候选单位泸西县畜牧兽医局。开展奶山羊饲养实用技术生产示范。争取国家资金150余万元支持奶山羊产业基础设施、良种推广和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建设泸西羚清萨能奶山羊种羊场。建立羚清奶山羊机器挤奶站和泸西县“绿原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母羊338只,建立羊奶吧。推广种羊245只、年改良配种11000多只,2014年个体产奶量比2010年提高109公斤,新增收入654万元;10月龄羯羊体重达36公斤,每只羊增加体重6公斤,出售肉羊7000只,新增收入126万元,扣除增加补饲费474.5万元,新增利润305.5万元。
第5候选单位昆明龙腾生物乳业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羊奶产品,2014年建立6个奶山羊收奶点,其中4个奶羊机器挤奶站(点),收购生鲜奶3200吨。建立乳制品全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研发生产“百年龙腾”阿黑哥纯羊奶粉、甜奶粉、羊奶咖啡、女士羊奶粉、鲜花羊奶粉、圭山系列巴氏鲜羊奶、羊乳饼等系列产品,并销售到外省。2014年新增销售收入2240 万元,新增税收23.5万元,新增利润176万元,填补云南无规模化羊奶加工企业的空白,完善云南奶山羊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体系,延伸了奶山羊产业链。
(五)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努比山羊标准化养殖百问百答》专著1本,发表研究性论文21篇。项目组成员中7人晋升职称、1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2名硕士研究生。
二、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主要完成人:胡德波 张定红 任习荣 许玉平
马 艳 杨德祥 李安艳 王 燕
彭吉垒 王 芳 王 进 张仕贤
主要完成单位: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鲁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镇雄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威信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昭通永鑫复混肥有限公司
(一)项目基本情况
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依托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通过野外调查分析、土样采集化验和试验示范研究,首次创建了化肥减施增效集成技术。即:在农业生产中,结合作物需肥、需水规律和生理生长特性以及对土壤质地的要求,综合应用科学施肥技术、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达到农业精准生产,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项目简介
乌蒙山区化肥减施增效集成技术项目组通过研究应用,集成了昭通苹果生草开沟积肥技术,玉米一湿一干施肥法,马铃薯隔“山”施肥法,马铃薯两肥两土施肥法等技术,形成了昭通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果。近三年累计技术应用633.65万亩(苹果19.95万亩、马铃薯211.7万亩、玉米402万亩),其中:2014年194.91万亩、2015年207.87万亩、2016年230.87万亩。单位面积化肥减施量(折纯)5.84公斤,亩均增产83.08公斤。
(三)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1候选人胡德波,项目主持人,主要负责技术工作的创意、技术路线设计和指导试验研究、开展示范和应用。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含核心)发表10篇专业论文,合著在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专著。
第2候选人张定红,承担玉米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专题,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方案审定、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获7个奖项及1项成果。
第3候选人任习荣,承担马铃薯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专题,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取土、试验、示范研究、技术指导。获8个奖项及1项成果。
第4候选人许玉平,承担苹果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研究专题,负责科学施肥技术、试验示范研究、技术指导、总结、验收工作。获8个奖项及1项成果。参与《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技术报告》、《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工作报告》的撰写。
第5候选人马艳,负责化验测试工作、取土、化验、技术培训。获7个奖项及1项成果。
第6候选人杨德祥,负责耕地保护与提升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参与《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经济效益报告》的撰写工作。获5个奖项及1项成果。
第7候选人李安艳,负责化验测试、取土、化验、技术指导及技术实施。获5个奖项及1项成果。
第8候选人王燕,负责技术实施应用及资料收集、整理、汇总,验收。获5个奖项。
第9候选人彭吉垒,参与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及实施,参与《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经济效益报告》的撰写。获2个奖项。
第10候选人王芳,参与技术的取土、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土壤化验检测及技术指导、应用。获8个奖项。
第11候选人王进,负责乌蒙山区(昭阳片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及实施。获3个奖项。
第12候选人张仕贤,负责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及实施。获3个奖项。
(四)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1候选单位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项目主持单位,创建了乌蒙山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首次提出并应用昭通苹果生草开沟积肥施肥技术;更新施肥方法减少化肥用量(即:玉米一湿一干施肥法、马铃薯隔“山”施肥法、马铃薯两肥两土施肥法);完成配方设计190个、推荐使用配方67个,与省试点企业昭通永鑫复混肥厂加强合作,经云南省农业厅审核登记推广使用11个配方;创建了昭通化肥减量增效推广模式。
第2候选单位昭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乌蒙山区(昭阳片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150.91万亩,其中:马铃薯71.08万亩、玉米68.89万亩、苹果10.94万亩。
第3候选单位鲁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乌蒙山区(鲁甸片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101.56万亩,其中:马铃薯29.58万亩、玉米62.97万亩、苹果9.01万亩。
第4候选单位镇雄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完成乌蒙山区(镇雄片区)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128.95万亩,其中:2014年40.28万亩、2015年42.29万亩、2016年46.38万亩。
第5候选单位彝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乌蒙山区(彝良片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83.43万亩,其中:马铃薯14.92万亩、玉米68.51万亩。
第6候选单位威信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完成乌蒙山区(威信片区)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72.68万亩,其中:2014年20.02万亩、2015年23.49万亩、2016年29.17万亩。
第7候选单位昭通永鑫复混肥有限公司,与昭通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合作,共同完成配方设计190个、推荐使用配方67个,经云南省农业厅审核登记推广使用11个配方。
(五)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项目组在《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农业》刊物上发表了《绥江县耕地质量评价与比较》、《昭通测土配方施肥发展方向的探索》等论文5篇。在云南科技出版社合著出版了《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技术》专著。在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著。发布了云南省地方标准《昭通市玉米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