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鲁甸县小小花椒树 致富大产业
来源: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08-26 12:12:47 【字体:
【字体:


鲁甸花椒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县境内光热充足,土壤优良,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鲁甸花椒色泽鲜绿、麻味纯正、香味浓郁的独有品质。截至2016年底,鲁甸县花椒种植面积为22.5万亩,花椒产量超达8100吨,经济产值近7.3亿元,种植农户4.2万户18余万人,户均收入1.74万元。鲁甸县龙头山镇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247个村民小组,立体气候显著,多数区域属于干热河谷,年平均气温14.9℃,无霜期29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1100毫米。受地理条件限制,龙头山镇大部分地区长期干旱缺水,俗有“十年九旱三年两无收”之说,一直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该镇种植青花椒历史悠久,适种范围广,海拔1500米以下的区域均可种植。目前全镇青花椒面积达6.8万亩,涉及农户3.2万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2户,贫困人口124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4%,占全镇贫困人口的14.7%。近年来,鲁甸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将小小的花椒产业培育成龙头山镇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500余万元,户均增收1.6万元。

一、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龙头山镇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把发展花椒产业作为龙头山镇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结合当前市场需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按照贫困户户均种植一亩以上青花椒的目标积极推进。同时,加强对市场需求变化认真研判,有效避免产量过剩,达到了产业扶贫的预期效果,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鲁甸时曾做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的高度评价,在推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典型。

二、坚持主体带动,有效降低种植风险

龙头山镇坚持以青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纽带,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多方争取资金300余万元,大力扶持青花椒加工龙头企业发展,1户青花椒加工企业被评为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被评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与合作社、椒农签订产销合同,有效解决了椒农青花椒销售难题,并降低了椒农种植风险。

三、坚持技术传授,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花椒种植讲究“一分种,九分管”,为切实提高种植农户的抚育管理水平,鲁甸县委、县政府通过邀请省市县花椒种植管理专家深入龙头山镇开展栽培管理技术培训125班次、培训椒农6000余人次,并聘请花椒辅导员长期指导椒农,将先进适用的技术传授到贫困户手上,让贫困群众依靠科技提升单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通过培训,种植户全面掌握了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产量、品质大幅提升,价格由原来的30元/公斤上涨到50元/公斤。

四、坚持示范引领,带动提升产业效益

鲁甸县委、县政府争取各级资金500余万元在龙头山镇沙坝村和光明村建立花椒科技示范样板6500亩,涉及16个村民小组675户3153人,辐射带动连片种植1.5万亩,示范区亩产干花椒达150公斤以上、产值达7500元以上,有效提升青花椒生产效益,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五、坚持立体发展,积极创新生产模式

利用各种生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龙头山镇实施“种植+养殖”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椒农再增收。在花椒树下的空闲地养殖土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合理组装、粗细配套的生态养殖模式,组成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目前,全镇采取立体农业发展的农户120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户56户223人。按照每亩椒林养殖土鸡100只计算,每只鸡除去成本可获利20元,每亩椒林鸡可实现收入2000元,每年可养殖两季,每亩可获利4000元。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