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泸西县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全覆盖 让贫困户富起来 让村集体强起来
来源: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08-26 12:31:42 【字体:
【字体:

中枢镇阿平村、既比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共有人口1858户661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3户2024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6%。中枢镇挖掘、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内强外联,采取“基层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温氏集团,组织实施了泸西县中枢镇贫困村大棚肉鸡养殖产业建设项目,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91.3万元,带动贫困户自筹资金159.2万元,建设肉鸡养殖大棚25000平方米,饲养肉鸡20万只,年出笼商品肉鸡70万只,年可创收210万元,覆盖210户贫困户,其中扶持60户贫困户入棚养殖,户均年收入可达2.8万元。项目收益分红帮带扶持因病、因残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50户,户均年分红达1500元以上,实现1+1>3的蝴蝶效应。同时,结合烤烟种植合作社、水果种植合作社,实现阿平、既比2个贫困村563户2024人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带动贫困户全覆盖,做到因村因户精准施策,能扶尽扶、能带尽带、能帮尽帮。

一、创新思路,规范流程,经验在躬身实践中累积

紧扣富民强基的工作目标和必需实现1+1>3的工作思路,严格按照12345的工作模式、流程推进工作。

(一)统一一个模式。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的代养模式发展肉鸡养殖。由阿平、既比2个贫困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和专业大户加入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温氏集团合作养殖肉鸡。养鸡大棚建设完工后,大棚产权按照投资比例划分,扶贫项目资金建设大棚产权及附属设施产权归项目村集体所有,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大棚产权归筹资人所有,并按照投资比例确定权属。合作社按照每只鸡提取0.5-0.8元费用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资金分配按照以下方式进行:2020年前每年按照不低于60%的项目收益资金专门用于阿平、既比2个贫困村未脱贫户及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以及无法通过其它方式扶持的150户贫困户进行扶持;剩余收益纳入村集体收入,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2020年后,村党总支视情况确定收益分配比例,但资金只能专项用于贫困户扶持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开支。除提取费用外,养殖收益按照股权比例归养殖者所有。

(二)吸收两类人员。积极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养殖大户加入合作社,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养殖大户带资金、技术入股合作社,按照入股比例获取收益,养殖大棚内出栏的每只鸡提取0.1元费用,作养殖大户的管理费用,养殖大户负责养殖场的技术、管理等工作,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同发展,确保养殖项目管理规范、风险可控。

(三)聚焦三类对象。一是扶持对象。有意愿、有劳动力,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户,动员其入棚养殖。入棚后通过技术培训,专业大户指导掌握养殖技能,获得养殖收益。二是帮带对象。贫困户中有意愿、有劳动力,有一定技术,缺资金但能争取到扶贫产业贷款的,帮助其协调产业贷款,建设大棚,产权归贫困户所有,加入合作社统一管理。三是帮扶对象。无劳动能力,无法通过自身发展产业脱贫的贫困户,确定为帮扶对象,通过合作社提取费用收益给予分红扶持。

(四)签订四个协议。一是镇、村签订协议,确保集体资产移交后保值增值不流失。二是村集体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大棚肉鸡养殖实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最大限度降低成本,防控风险。三是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协议,贫困农户严格按照管理要求统一养殖。四是合作社与温氏集团签订协议,细化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实现风险共当、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目标。

(五)理顺五层关系。理顺镇、村基层党组织、合作社、贫困农户、龙头企业温氏集团的关系。乡镇管项目,确保实施;村基层党组织管资产,牵头组建合作社;合作社管经营,统一技术规程和管理规程,组织实施生产经营,做好风险管控;贫困农户管生产,严格按照合作社统一的技术、管理要求开展生产;龙头企业管技术、市场。

二、全面统筹,多花齐放,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带动富民强基

中枢镇贫困村大棚肉鸡养殖产业建设项目实施后,阿平、既比2个贫困村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一)解决了贫困户脱贫增收难的问题。项目的实施,实现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年收入达2.8万元以上,帮扶150户贫困户获得分红收益。同时,贫困户经过大棚养殖,学到技术、管理、市场风险等经验,增强了贫困户脱贫发展的信心,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对项目村乃至全镇的其他贫困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解决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难的问题。项目的实施,为阿平、既比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分别创收17万元、18万元。按照项目收益分配方案,60%用于贫困户扶持分红,40%用于村公益事业,阿平、既比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每年将有6万元、7万元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支配各项公益事业开支,为贫困村人居环境提升改善等事业发展创造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形成了党建扶贫双推进的工作格局。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基层党组织始终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从合作社的成立,到贫困户的宣传动员,到帮扶户的确定,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公平正义。通过项目的实施,反过来也锻炼了我们的党员干部,强化了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公信力,形成党建扶贫双推进的工作格局。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