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赛装之源楚雄州永仁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绣花,个个都能挑花绣朵,她们用勤劳的双手绣出了幸福生活,绣出了美好人生,这就是以小银针绣出大产业的彝族刺绣专业村——永仁县莲池乡凹泥奔新村。
一、七彩云绣开启智慧之窗
凹泥奔新村位于永仁县城东南部的莲池乡,全村有农户81户,总人口345人,其中90%的农户都是从中和直苴搬迁出来的村民。在中和直苴,传统的彝族赛装节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每到农历正月十五,这里都要举办盛大隆重的彝族赛装节,彝家妇女身着自己手工刺绣的艳丽服装在赛装场比美赛智。2002年,为改善生存环境,直苴村里的大部分农户走出大山搬迁到了凹泥奔新村,直苴长期封闭的山区生活,使他们很长时间都没能适应大山外的生活,一家人的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随着县委、县政府对直苴彝族赛装节的挖掘和打造“彝绣之乡”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永仁,彝绣产品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得到显现,妇女们将绣品收集起来进行推销,收入比种植所得可观得多,她们试着将绣品带到楚雄彝人古镇等地方推销,但通过外出推销才发现自己的绣品过于粗糙,品质和数量远远达不到市场对手工绣品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
2006年9月,县妇联在城里举办了彝族刺绣培训班,成立了彝族刺绣协会,村里一些能绣的妇女成为了协会会员,并参加了县妇联举办的培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服装裁剪、色彩搭配、图案设计、刺绣手法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学习,绣女们不但提高了刺绣水平,还开阔了眼界,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积极主动参与到发展刺绣促增收上来。如刺绣能手李济雁,在直苴居住时以种植杂粮为生,年人均收入仅有400多元。通过刺绣协会组织的多次培训,她成了县妇联聘请给彝绣能手培训班传授技能和经验的一名刺绣能手。2006年李济雁在“永仁县彝族刺绣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选举中,被推荐选举为县彝族刺绣协会副会长。2008年,她获得了“楚雄州十大刺绣女能手”的称号。李济雁通过不断改良刺绣工艺、改进传统裁剪方法,绣制的服装既体现了适用价值又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原来只能卖300-400元,现在能卖到3000多元甚至近万元的好价钱。
二、巧手拓宽致富之路
永仁县委、县政府以打造“弘扬赛装之源、挖掘彝绣之根、展示服饰之美、留住文化之魂、推进产业发展”为战略目标,在抓好千年彝绣文化传承的同时,通过品牌提升、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示范建设不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成功将永仁彝绣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县委、县政府对彝绣产业的重视与发展,拓展了妇联工作的渠道,县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挖掘资源、资金扶持、项目促进、协会带动、技术培训、产品研发等措施,通过搭桥梁、建平台,树典型、促发展,展风采、传美名等方式加速彝绣发展。2012年4月,省、州、县妇联积极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玫琳凯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在莲池乡凹泥奔新村、秧鱼河新村两个示范村实施了云南省促进女性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项目。通过参与项目实施,广大绣女改变以往自给自足的传统模式,积极投身彝绣产业发展,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并涌现出李济雁、李丽凤等一批代表性的刺绣女能手、示范带头人。在她们的带动下,现在的凹泥奔新村家家户户发展刺绣产业,通过协会组织抱团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走上了刺绣脱贫的致富路。201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78.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69元,仅靠刺绣就增收2500元。
三、七彩云绣搭建发展平台
从2009年起,以凹泥奔新村刺绣妇女为主的莲池乡彝族赛装节都会在正月十五如期举办,李济雁、李丽凤等积极组织村里的妇女自主举办民风民俗演艺大赛,向外界展示原生态的彝族赛装、赛歌、赛乐、赛绣场面,吸引众多的外来游客,引起了楚雄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关注,吸引了不少客商洽谈订单,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应。随着永仁县委、县政府赛装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和“正月赛装节、四季赛装周、周末赛装会、天天赛装舞”活动的开展,凹泥奔新村的妇女们抓住机遇,将自己的产业从村里搬进了城里,村里的4户刺绣大户带头入驻彝绣一条街,不断拓宽村里妇女刺绣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凹泥奔新村的示范带动下,全县众多刺绣妇女都积极参与到刺绣产业中,永仁彝绣从过去的生活性技艺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全县已有彝族刺绣协会2个,专业合作社5个,会员1563人;扶持彝族刺绣示范户36户、示范村3个、省级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1个。有省级命名彝绣传承人2人,州级命名彝绣传承人7人,有彝族刺绣经纪人58人,扶持成立彝绣公司9个;有1万余人从事彝绣,覆盖全县7个乡镇。2016年全县彝绣产品达20万余件,年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如今,永仁彝绣已成为楚雄州一大民族品牌,凹泥奔新村也已然成为全州发展彝绣产业创业致富的带头村、小康村,成为全州对外开放宣传发展特色旅游业的一个窗口,2014年凹泥奔新村被命名为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勤劳聪慧的彝家妇女正凭着一双灵巧的双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绣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致富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