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中共党员,男,佤族,1969年11月生,沧源自治县糯良乡糯良村人,任糯良村党总支书记,是全乡的烤烟种植大户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李永生是初中学历,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已积累了一定的致富经验和技巧。
2005年以前,全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来源仅依靠传统的茶叶、水稻、玉米等产业,产量低下,抗风险能力低,收益周期长,人均有粮仅为270公斤,群众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作为一名村干部,对本村群众长期贫困而苦无出路的境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带领全村群众一起努力,将烤烟发展成为糯良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2016年全村种烟农户188户面积1513亩,完成交售3077担,产值396.55万元,平均亩产量达2.03担,亩产值2621元,户均收入21093元,最高亩产值6240元,仅烟叶收入人均增收2065元。
一、主要做法
(一)带头领种示范
2006年,全县大力推进烤烟产业,糯良村的气候、地理位置也十分符合烤烟种植的条件。李永生是个有想法、有干劲的村干部,他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就是要带领全村人民种好烟,利用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充分认识到烤烟在助推群众增收的重大意义后,他决定自己带头种植烤烟,示范群众发展烤烟产业。2006年,在他的带动鼓励下,全村共种植烤烟91亩,其中他本人种植5亩,当年全村烤烟产量为182担,总产值约12万元,群众在发展烤烟这一“短平快”产业中实现增收。很快,烤烟产业在糯良村落地生根,在李永生的带领和全村群众的努力下,烤烟已成为糯良村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田间实际指导
经过多年的探索,李永生逐渐掌握了自己的一套种植、管理和烘烤技术。从大棚育苗、烟苗移栽、田间管理、烟叶烘烤、分级扎把等方面,他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并不只顾自己发家,他深深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村干部,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上背负着艰巨而又不可推卸的责任。每到烟忙季节,田间地头都是他忙碌的身影,他经常到烟农家中、田地间帮助、指导群众种植烤烟,分享种植、管理和烘烤的经验。
(三)做好产业服务
2017年,他继续带动全村巩固提升好烤烟产业,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扶持,无偿帮群众修筑进入烟地的道路5公里,无偿帮助群众开展烟地深翻深犁1000亩,给烟农发放塑料管7260米(每户30米),用于烟地浇水。后来,为了进一步降低烟农的成本,他主动承担了全村烘烤任务,烘烤费为3.6元/杆,低于全县3.8元/杆的平均水平。同时,为缓解群众经济压力,在广泛征求烟农同意后,他帮助烟农协调了农户联保烟用物资贷款112万元,用于购买植烟所需肥料、农药、烟苗等。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全村种烟农户数增加到242户,植烟面积增加到1999.2亩,预计完成总产量3600担,产值480万元。
二、主要亮点
一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示范,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真正投入到产业发展中。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短平快”产业,为增加土地效益,李永生又积极组织村民发展烟后玉米、油菜、苦荞等种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复垦率,进而又增加了群众收入。2016年,糯良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777元,同比增11.8%。三是甘当基层干部表率,为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去除了发展产业路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