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文山奢都村设立扶贫专项资金解决借款难题
来源: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08-26 14:53:43 【字体:
【字体:


奢都村隶属文山州文山市柳井彝族乡,地处柳井乡东南,属于喀斯特山区地貌。受地理地貌和环境限制,该村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由于境内没有地表河流,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存在粮草争地的现象,劳动力匮乏、技术薄弱,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花生等耐旱作物为主,养殖业以肉牛、生猪、鸡、羊饲养为主。云南省金融办安排2016年度扶贫资金20万,由文山市柳井乡奢都村委会设立专项扶贫资金,用于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帮助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加快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截至2017年底,2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借款按照户均借款4500元,共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购买44头黄牛和4头生猪发展养殖业。扶贫专项资金取得了良好收益,借出款项在2017年底全部收回,一年内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收入9.04万元,平均每户增收2054元,人均增收445元,资金年收益率达到45.2%。

一、主要做法

(一)管理办法标准化。针对奢都村地理地貌特征,为缓解奢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缺乏资金发展养殖业问题,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意识,结合工作实际情况,专门设立了专项扶贫资金,制定了《柳井乡奢都村委会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并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出了明确的规范。扶贫专项资金秉持“有借有还、周转使用、不得外借、不得私分、不得用于其他盈利性经营或挪作他用”的原则运作。

(二)借、还款模式人性化。资金共分为2个年度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第1个年度期限为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第2个年度期限为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以周期为一个年度的信用借款方式,借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向发展养殖业。年度期限内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核定额度可一次性借款,也可分批借款。年度借款期限内鼓励提前还款,还款时仅还借款本金(不收取利息),还款既可一次性偿还,也可采取分批次偿还方式。

(三)借款步骤规范化。在借款资金投放前,通过奢都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沟通及实地走访,从85户贫困户中筛选出了符合条件的44户,掌握了贫困户的需求,确保了资金投入的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户为单位,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养殖种类,并向村委会提出借款申请。由村两委、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进行实地考核、审定,在村内公示贫困户借款相关信息并接受监督,资金额使用由奢都村经济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贫困户按照选定的种类购买牲畜并通过审验后,村委会与贫困户签订借款协议并发放资金。

(四)资金使用合理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会在发放借款后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进村入户检查,及时跟进养殖存栏进度。通过入户走访调查,确保资金投放用途和养殖牲畜存栏符合要求。

(五)养殖技术科学化。针对奢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技术、接受养殖科学技术难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实地调研,合理配置资源,带领贫困户到外地学习观摩并发放相关书籍,帮助贫困户提高科学化养殖技术水平,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

二、主要亮点

一是因地制宜。针对柳井乡奢都村地理地貌情况,邀请相关专家调研,找出了适合当地的发展路子,有针对性地引导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使2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得以产生更大效益。

二是因户施策。根据建档立卡户自身生产能力情况,定向指导养殖不同家畜;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不同的借款及还款方式,减轻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款压力。

三是有效降低偿还压力。20万元的扶贫专项资金为无息借款,贫困户不用支付任何借款利息,有效降低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借款成本,简单便捷的借款方式也得到广大贫困户的普遍认可,充分调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

四是培养了贫困户的“有借有还”的金融意识,提高了贫困户自力更生能力。经进一步走访调查,约有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意愿继续向村委会申请贷款金额16万元用于后续扩大养殖。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白了通过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意义,对今后持续开展好扶贫工作打好了基础,提升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意识。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