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巧家县光伏扶贫 精准惠民
来源: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08-26 15:05:42 【字体:
【字体:


巧家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共有国土面积324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83个村(社区),现有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28619人)。全县共有贫困村17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28个,共有建档立卡对象45368户175355人,其中:已脱贫18583户73175人;未脱贫26785户102180人,贫困发生率为21.1%。属于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巧家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县总体工作部署,主动适应和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把光伏扶贫作为深度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集体经济破零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手段,在全县各项产业扶贫项目中,“光伏扶贫”为巧家树立了一根产业扶贫标杆,走出了一条具有巧家特色的脱贫发展之路。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6年,根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印发了《云南省光伏扶贫行动计划(2016-2019年)的通知》要求,2017年,巧家县印发了《巧家县光伏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对推进光伏扶贫的工作目标和原则、实施范围及规模、主要工作任务、组织实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2017年,在资金投入、设计安装、后期维护和收益分配等多方面积极破题探索,建立了以贫困户向农业银行贷款2万元,政府贴息,企业担保为主;财政支持(政府专项扶贫资金补足5000元)为辅、企业参与(企业捐赠3600元)为补充的融资模式,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光伏扶贫主要有两种模式:户用型电站,主要利用帮扶贫困户自家屋顶或院落空闲地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18千瓦,帮扶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收益,这是光伏扶贫的主要模式;集中型光伏扶贫电站,主要利用农村闲置未利用地建设,装机容量50000千瓦,从光伏发电总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分配给所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贫困户每年可获得3000元左右的收益。2017年,先行选择6个乡镇的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试点,实施了户用光伏扶贫项目,完成户用光伏装机容量146.28千瓦,平均每户装机3.18千瓦,惠及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户、161人,现已并网发电产生收益,平均每户收益3000多元。2018年,实施光伏扶贫的乡镇增加到16个,正在实施和计划今年底前建成的光伏扶贫项目装机总容量为81800千瓦,新增户用光伏扶贫电站10000个,装机容量达到31800KW,惠及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0户、1610人;新增集中型光伏扶贫电站1个,装机容量50000KW,投资额为3.6亿元,惠及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户,7000人。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持续发展,稳步致富。

巧家县是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大规模实施光伏扶贫的县。利用光伏扶贫投资回报率较高、无需劳力投入、操作简单,一次性投资可长期受益,特别适宜重点扶持家庭劳动能力弱、无稳定收入来源的未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巧家县实施的46户户用型光伏扶贫项目已并网发电4个月,抄表显示,46户4个月发电总量为110400度,每户年均发电量约7000度,按每度电售0.75元(含度电补贴0.42元/千瓦时)计算,月收入4000余元,连续收益20年以上,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的基本生活问题。贫困户向银行贷款20000元及超出政府贴息部分的利息两年多即可收回,且光伏扶贫发电系统权属归建档立卡贫困户所有。

二、工作亮点

(一)领导重视、政府主导是关键。巧家县将光伏扶贫列入政府主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光伏扶贫实施方案,成立光伏扶贫工作领导机构,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了光伏扶贫的实施。同时,巧家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赴陕西省渭南市考察学习光伏扶贫工作,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专题调研光伏扶贫,六次召开政府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光伏扶贫有关问题和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落实资金、项目审批提速、确保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任务有人抓、有部门管,保证了光伏扶贫的快速实施。

(二)多方筹措资金,动员各方参与是基础。

一年来,巧家县整合财政资金,农业银行贷款,动员民营企业捐助,参与光伏扶贫项目投资、建设。筹融资模式主要采取贫困户以小额贷款方式出资、财政资金、企业捐助共同筹资。户用型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资金由每户贫困户全额向农业银行贷款出资20000元,还款期限15年,前3年为宽限期,政府贴息10年,超出部分从电费收益中扣除,贷款由中联绿能公司担保。其余部分由政府专项扶贫资金补足5000元,公司捐助3600元。发电收益除偿还贷款本金及超出政府贴息部分的利息,剩余部分归贫困户所有。集中型电站资金来源于资本金占20%(其中承建企业出资90%,政府出资10%),80%从农业银行贷款。

(三)齐抓共管,协调推进是保障。广泛宣传国家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帮助贫困户算好明细帐,打消群众思想疑虑,同时,严格筛选精准识别确定帮扶对象。政府相关部门各自明确分工,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巧家县光伏扶贫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调查,对项目实施的条件、建设地址、环评、接入口等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终选择了项目实施的场地、建设单位、投资方式等,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确保了项目如期推进。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提供上网接入服务,如已建成的46户户用光伏扶贫屋顶电站已全部并网发电。

三、光伏扶贫的启示

巧家县扶贫工作难度大、成本高,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贫困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巧家县解放思想、打开思路,积极创新产业扶贫到户的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产业规律和特点看,光伏发展与扶贫工作有着天然的互补对接性,光伏扶贫是产业扶贫到户的一种有效途径,既有利于精准扶贫,又有利于产业发展。从我县先行试点情况看,光伏扶贫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可以通过精确瞄准,有效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光热条件和屋顶资源,实现光伏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比翼齐飞”。在实施光伏扶贫过程中,通过有效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进一步满足贫困农户的差异化需求,杜绝了“穷人戴帽、富人用钱”的现象,特别是促进了财政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同时,利用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开发利用绿色、清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助推节能减排,促进保护和改善环境、农业转型升级与农村全面发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