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014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农业厅办公室       2018-06-12 16:38:09 【字体:
【字体:

民进云南省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我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相信你们的建议一定是在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后提出,切中了关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现根据工作实际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标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建议

针对该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稳步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我们已经编制实施了《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主动调整部门预算,2017年安排茶叶、花卉、蔬菜等重点产业发展资金3.639亿元、增92.5%。2018年,省政府成立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发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和肉牛8大重点产业,分别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各相关厅局正集中力量、协同推进。二是加快结构调整。2017年,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50万亩,在全省33个县(市、区)开展粮改饲试点51.87万亩,收储饲草料155.61万吨。今年,继续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推进冬季农业开发,发展冬早蔬菜、冬马铃薯等优势作物。三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划定相关工作,推进80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强县创建行动,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临沧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元谋蔬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德宏小粒咖啡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列入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四是打造一批产业兴村示范村和产业强县示范县,加大示范引领。2017年,云南共创建1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18年计划创建11个,以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抓手,打造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主导突出、效益良好的产业兴村示范村、产业强县示范县,示范带动全省产业兴村强县行动向纵深推进,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五是用现代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和营销理念发展农业。积极发展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控制面源污染。制定实施《云南省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和《云南省农业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方案》,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新增一批新品牌,提升一批老品牌,弘扬一批特色品牌。

(二)着力打造特色、优质、绿色农产品

指导各州市深入挖掘云南农产品的核心价值与内涵,培育打造兼具生态魅力、人文内涵和时尚品味“云系”“滇牌”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2018年,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省政府决定成立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省长阮成发任组长,宗国英、董华、陈舜、张国华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围绕“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通过建设优质基地、强化标准建设、塑造知名品牌、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物流体系、努力开拓市场,统筹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围绕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和肉牛8大产业,全面组织、指导、协调和推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2018年继续组织开展“云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和“一村一品”申报认定活动,向社会宣传展示云南优质特色农产品。力争新评选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80个以上,新认定“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5个以上。编制“三品一标”推进方案,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加快增长。力争新认证“三品”600个以上、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有机和绿色认证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增长10%和15%以上,不断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规模,着力形成如斗南花卉、蒙自石榴、元谋蔬菜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公共品牌。

(三)加快发展智慧农业

一是以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为目标,重点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引领农业产业升级。二是以促进农业经营网络化为目标,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完善农业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广O2O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建设专业“淘宝村”,扩大电商覆盖范围,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率。三是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大数据”管理系统,加强对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运行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发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以实现农业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为目标,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切实提升农业部门行政效能;以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目标,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农民创业园、农业创客空间、农村电商孵化器等各类农业互联网创业平台,鼓励探索众筹、众包、众创等模式。四是在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牵头拟定的《培育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流通的实施意见》基础上,大力发展以花卉、果蔬、野生食用菌、肉类、奶制品等为重点的冷链物流,打造面向全国的高原特色农产品“72小时冷链物流服务圈”。

二、关于“产研结合,科技引领,实现技术升级”的建议

针对该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谷”建设

整合昆明北市区云南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等科研资源,启动“云南农业科技谷”建设前期工作,通过“一谷”“两地”“三中心”“四园区”和“五平台”的建设,集聚人才、项目、技术、资金和政策等要素,建设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为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提升我省农业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整合创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进一步完善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力推进“极量创新”。开展茶叶、花卉、云岭牛的产业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步伐。

(二)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坚持把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作为改革创新农技推广工作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技推广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机制。继续对在编基层农技人员开展脱产业务培训,逐步建设一支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知识能力过硬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三)不断加强设施装备水平

围绕特色产业布局,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高效节水示范、中低产田地改造,通过高产创建技术与全程机械化技术融合,集中区域,集中要素,集成技术,重点推进德宏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三、关于“注重本土龙头企业的培育和产业链招商”的建议

针对该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分梯队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围绕8大重点产业,精准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其加强核心技术的合作研发能力,开拓物流渠道,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持续推进农业“小巨人”三年振兴计划,实施《云南省农业厅关于2017年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及促进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工作方案》,明确各地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农业“小巨人”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目标责任,实行厅领导逐一挂钩培育。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实力。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100户以上、超过10亿元的新增10户以上。主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加快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全省农业部门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0人。

(二)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创造优厚的营商条件,瞄准重点市场,借力中国-南亚博览会、全国农交会、昆明农交会、中国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等平台,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健全完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500强、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及优质外资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对接,提高招商精准性和实效性。力争2018年全省农业招商引资达850亿元以上。借打造优质龙头企业契机,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四、关于“强化政策引导,优化经营服务体系”的建议

针对该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全覆盖贫困户试点

切实发挥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作用。开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全覆盖,以产业发展为载体,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以集体经济为纽带,引导推广“农业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新模式,推行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2017年在马龙县、泸西县、临翔区3个县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试点,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力争实现每个贫困户至少与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经营合作关系,2018年全面启动该项工作。

(二)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行动

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潜能,创新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式,开展“资产(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试点工作,选择要素齐备、诚信程度高、管理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经营效益好、适合资源资产股份化投入的“三变”承接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收益分配改革、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入股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改革,激活贫困户自有资产资源,探索建立贫困人口通过各种股权设立,参与股权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用于资产收益扶贫的财政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收益权要优先分配给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集体资产收益向贫困户倾斜的动态分配机制,实现贫困户资产性收入较大幅度增长。

(三)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快实施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和管理网络,鼓励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紧紧咬定“确保2018年4月底雨季前完成外业测绘,6月底前完成权属确认,8月底前完成承包经营权证颁发,9月底向省级上报完成情况报告,10月底省委、省政府向中央上报全面完成情况报告”的进度计划,督促各地按时按质完成好此项工作。

鼓励县级探索制定发布农用地基准地价,为贫困户土地入股或流转提供参考依据。积极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推进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

争取尽快召开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继续深化大理市农村股份权能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深入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集体经营资产股份合作。抓好宜良、麒麟、昌宁三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确保2018年完成改革任务。

(四)构建多元化农业投融资渠道

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多层级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创新投融资机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协调省农村信用社、农发行云南省分行等金融部门,着力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积极引导有潜力的优质企业上市。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保险品种,提高风险保障水平。落实《2016-2018年云南省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保险项目服务协议》,加快农业保险发展。

五、关于“注重产品品牌战略,形成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的建议

针对该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云南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云南农产品的核心价值与内涵,培育打造兼具生态魅力、人文内涵和时尚品味“云系”“滇牌”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实现整体品牌形象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选择最适宜本区域生产的农产品作为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培育和发展,把云南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规模影响力大的品种和农产品列入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积极打造知名特色产业品牌,为农业品牌发展提供扎实的产业和地域支撑。让云茶、云花、云咖、云果、云菜、云畜、云药、云菌等“云系”“滇牌”知名产业品牌享誉国内外。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明确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目标、措施和重点,分解细化工作责任,收集整理全省2018年度重点工作和考核指标,掌握全省工作动态。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千亿级产业的目标,制定完善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8个产业“战略图”“线路图”“施工图”。

虽然我们是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作出的答复,但离你们的期望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请给予谅解!最后,再次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云南省农业厅

2018年5月29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