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云南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20100030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农业厅办公室       2018-06-12 17:33:24 【字体:
【字体:

云农20185

 

 

对云南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120100030号提案的答复

 

曾玉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三品一标”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且对您针对“三品一标”工作提出的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您在省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强化“三品一标”科技支撑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第120100030号)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科技研发能力建设方面

(一)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面2007年,围绕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甘蔗、蚕桑、生猪、肉牛八个重点产业,云南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由首席科学家、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三个层级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2017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战略部署,农业厅结合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正式“扩军”,由原来的八个扩编为二十个,新增蔬菜、橡胶、咖啡、茶叶、花卉、水果、肉牛、肉羊、草、禽蛋、淡水渔业、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12个产业技术体系。目前,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有20名首席科学家,115个功能研究室、121名岗位专家和175个综合试验站,基本做到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全覆盖,能够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达到技术集成、资源聚合、效益集聚。

(二)生产源头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方面。2017年,点是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进一步提高生产源头质量安全水平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结合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和特色经作标准园创建,依托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水肥一体化和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区)677个,示范面积248万亩,减少不合理施肥量(纯量)10.36万吨,共增产节支33.45亿元;二是结合病虫害监测、培训宣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示范,展示新技术、新器械,切实推动农药减量控害、农业节本增效。发布病虫情报1100多期,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2.16亿亩次,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面积25.5万亩,辐射带动1649.57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7.5%。据行业统计,2017我省农药使用量为1.8万吨,比2016年减少0.03万吨,比2015年减少0.06万吨,比2014年减少0.2万吨,已连续三年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三是结合“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在全省优选56个养殖场,由州市农业(畜牧兽医)局按照《2017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和程序,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分、考核及验收后上报,确定了45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成功申报1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国家及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29个,有力推进提高全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确保“三品一标”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

二、加快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方面

近年来,省农业厅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结合“互联网+”时代,立足于云农大数据的“三服务”目标,抓紧实施大数据应用推广“5+N”工程。

(一)加快推进云南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一是服务政府层面。发挥好大数据在提高“三农”决策精准度、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服务效能、提高救灾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的功能。二是服务农民及新型经营主体层面。发挥大数据在预测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趋势,指导农户(主体)开展农业生产计划,规避农民风险、增产增收、高效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三是服务市场层面。发挥大数据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调节农产品阶段性供给结构与供给节奏,平衡农产品供需矛盾,建立企业的信用体系,优化农业服务供应链等方面的作用。目前,云农大数据“5+N”工程(即:建设一个平台、一组库、一张网、一套图、一个体系,构建N个应用子系统)已进入全面启动、部分建成使用阶段。一平台(即“云农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于2017年5月份上线运行,目前注册用户共3万余人,发布信息52万条,加快推动全省“农业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一组库(即云南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库),已实现平台与省委组织部云岭先锋、云南移动彩云优品数据共享,导入村官推送信息9965条,导入高原农产品信息1107条,引导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一张网(即云南农业物联网),已在宾川县、红塔区和会泽县开展试点,引导试点县与社会资本合作,建成一批大田种植、设施种植、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物联网标准化应用示范基地,开发了农业灾害预警及农业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的应用。一套图(即云南农业数字地图),已完成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云南省土壤类型、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划布局数字地图,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流通、服务等提供数字化支持。一体系(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已经完成部分专家队伍和信息员队伍的初步构建,目前形成了包括48个县区的1276名信息员、472名村官和315名专家的“三农”信息服务团队,为完善高原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二)全面推进云南农业物联网建设。一是统一思想,明确全省农业物联网建设整体构架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云平台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州市农业部门按照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整体布局,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建设物联网,并将各级物联网系统接入物联网云平台,实现省、州、县三级农业物联网数据同步共享。省级部门建立全省统一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以全省129个县(市、区)的农业视频会议系统专线为基础,将零散分布的农业物联网数据聚集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利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和集群调度等技术,进一步强化农业灾害预警及农业应急指挥调度,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制度规范,实现信息技术在我省农业生产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集成,引领云南高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二是抓点做样,支持农业物联网示范项目建设。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集中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和农业大数据信息服务示范项目,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农业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大数据信息服务、休闲观光农业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物联网可持续推广应用示范基地。通过示范项目带动,在部分州市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文山“苗乡三七”万亩试验示范项目通过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完成种植环境数据和种植过程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服务。文山“八宝贡”通过物联网建设,主要在大田种植基地环境监测硬件、大田种植基地视频监测硬件、精准种植生产作业平台软件开发等几个大方面投入建设与管理,构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全流程可追溯,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又促进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还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曲靖会泽滇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引进物联网信息技术,通过“鱼司令”采集终端,采集水温、溶解氧、PH值等参数,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预测预警精准化、质量安全追溯可靠化、信息服务多样化。三是完善标准,推动全省农业物联网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在全省统一开发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基础上研究和发布农业物联网标准,引导各级经营主体按照省级标准规范规划新建物联网,并按要求统一接入物联网云平台,打破部门之间、甚至是地区之间的共享壁垒,切实形成全省农业物联网共享格局。目前,云南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已经接入玉溪大金山养殖场、玉溪详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曲靖会泽滇泽水产、大理宾川华侨农场等4个站点的物联网数据,实现对基地站点的气象、土壤、水文等50多项指标的实时数据采集,并做了相关的指标分析展现。

(三)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促进“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度融合。目前,省级已建立运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畜产品放心肉平台,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有700多家企业上线运行,省畜产品放心肉平台在神农公司企业内部运行。其中省级追溯信息平台上线生产主体中“三品一标”认证主体达300多家,占比42%。农业厅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和增加省级追溯平台功能,开发与平台功能同步的手机APP,便于广大消费者及时查询农产品生产、用药等追溯信息,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严格按照“中央有总体要求、农业部有明确部署、国际有成功范例”的要求,加快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广应用,加快实现省级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的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全部上线运行,到2019年,力争实现全省“三品一标”持证龙头企业全部上线运行。

三、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面

建立健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在重点产业的普及应用,夯实重点产业标准化基础,不断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是开展“三品一标”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省农业厅深入贯彻落实标准化发展战略,把农业标准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加强组织统筹领导。为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我厅印发了《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标准提升行动计划》(云农质〔2017〕9号),提出了标准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工作重点,明确了省级、州(市)、县级三级农业部门的职能职责,完善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二是加强标准制修订。围绕生猪、牛羊、茶叶、中药材、咖啡、花卉、蔬菜、水果等八大重点产业,系统梳理高原特色重点产业现有标准,针对产业链条中标准薄弱部分,加强农产品原料、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等领域标准研究制定,特别是产后采购、包装、物流等标准,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制修订,对生产中的急需紧缺标准,优先立项,优先研发,实现产业标准与产品市场的全方位对接,逐步构建与市场高度融合的完整产业标准体系。2017年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公示拟立项的云南省地方涉农标准计划项目达41项。三是扩大示范推广应用。种植业方面,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粮食蔬菜生产大县,采用统一良种推广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使用、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草鼠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的六个“统一”,不断扩大测土配方、智慧种植、精准农业的覆盖面。养殖业方面,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探索智慧养殖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养殖、防疫、用药、用料、检疫、屠宰等各个环节纳入可视监。四是推进对接国际标准。针对现在农业标准与国际、贸易目标市场标准不接轨、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结合产业状况,加强审前生产示范验证,从生产实际中总结提炼形成标准与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开展合作,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开展国际机构、欧盟、美国、日本等农产品标准引进,引进蔬菜、茶叶、火腿标准,并开展生产验证。五是“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大幅增加。2016年新增“三品一标”认证登记企业(单位)119家、产品336个的基础上,2017年计划新增390个以上认证产品,年初已将具体任务数量分解到每个州(市)。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新增“三品”认证产品48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

四、关于加强检测检验技术研究方面

近几年来,省农业厅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支撑检测体系建设。一是按照全国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8—2015年,中央和地方共投资近5亿元,在全省建设了16个州(市)级、118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目前,州(市)级检测机构竣工验收13家,竣工验收率达81%,获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和资质认定(以下简称“双认证”)7家;县级检测机构竣工验收83家,竣工验收率70%,获得“双认证”23家二是印发了《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抓紧开展农产品检测体系项目验收的通知》(云农办质〔2017〕324号),要求各州(市)、县(市、区)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所有检验检测体系项目竣工验收工作,2018年新增20家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中,预计将顺利完成三是依托我省农业检测检验技术研究部门积极开展风险监测工作。按照“一业一策”“一品一策”的全产业链监测管理理念,改变现在的风险监测课题专家组构成,增加农业生产专家、产业专家和基层专家的数量,对具体农产品、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风险监测,提出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技术规范,实现具体产业的针对性监管。2017年启动了荷兰豆、葡萄、生鲜乳全产业链条的系统风险监测,强化风险监测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为扩展到其他产品、产业探索路径。2018年针对普洱茶、石斛、食用玫瑰农药残留和鸡肉中抗生素残留等开展风险监测工作。

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方面

一是今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省财政厅已按照打造绿色食品牌”要求,筹集安排了省级农产品加工及品牌打造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包括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主体予以支持,以提高认证主体的积极性,有效增加我省“三品一标”数量,做大做强我省高原特色绿色农产品品牌。二是2016年起,根据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改革要求,为促进资金分配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省对下农业转移支付各专项资金已全部整合为一项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以“因素法”为主分配下达到各州(市),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州(市)、县(市、区),该项资金可统筹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相关环节(包括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等),各地可结合本地产业实际,自主安排资金重点支持“三品一标”认证项目。以上两条政策措施加大了“三品一标”资金安排力度,明确了资金来源、管理部门和申报使用要求。

六、加强教育培训宣传方面

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省农业厅加大了宣传培训的力度,开展针对多形式、多层级、面向不同群体的宣传活动。一是开展覆盖面广的宣传培训。省、州(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监管、检测执法培训为主,县(市、区)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培训为主,乡(镇)级以现场检查指导为主,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全省共开展37期、5500多人次的四级培训。二是开展了宣传周活动。2017年4月在寻甸县七星镇启动全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推广科学使用农资等知识。2017年6月在曲靖市马龙县开展了“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宣传活动,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新《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两次活动,农业部门、农业规模企业代表、相关媒体等5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三是开展精准培训。为了加快推进“双认证”、农业标准化、执法等工作,开展了全省内审员培训、“三品一标”业务、绿色食品内检员、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暨地方标准制修订、全省检测执法等6期培训班,组织了全省16个州市农业行政、质监、执法、质量安全中心等单位的850多人参加培训。四是开展新《农药管理条例》宣传。6月,开展了全省新《农药管理条例》宣传月暨农药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制作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印制《农药管理条例》及5个管理办法1万余册,协调云南电视台、云南日报、政务网平台等进行宣传报道。9月,举办了全省农药管理培训班,各州(市)、重点县农业主管部门、农药管理机构、植保站及相关农药生产、经营等单位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了培训。五是组织参与质量安全论坛获奖。组织省、州、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人员,积极参与农业部举办的“推进质量兴农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论文征集活动,我厅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楚雄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等40家单位分获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下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三品一标”的宣传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采取全省各地联动,媒体进企业,产品进超市、社区和学校等形式,发放资料,普及“三品一标”相关知识,讲好绿色食品品牌故事,提高公众对“三品一标”的认知度、关注度,扩大影响,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申报“三品一标”品牌的积极性。二是定期将认证企业及产品名录在云南主要媒体网络等进行公告。三是积极宣传引导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以上示范社、省级家庭农场申报“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四是组织用标企业参加全国相关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推介展,重点做好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农交会等的专展或专馆参展工作。同时,借助“互联网+”,开展网上销售,实现线上线下互促。

衷心感谢您对“三品一标”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附件:1.建议、提案面商登记表

2.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云南省农业厅

                                2018528

 (联系人及电话:邓志平  0871-65749556)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