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一次会议第47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农业厅办公室       2018-09-30 17:04:06 【字体:
【字体:

云农201815 

 

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一次会议471号提案的答复

 

唐开学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组建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然而,制约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正是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您提出关于组建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建议非常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为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当前全省农业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一)增强协同创新能力,着力破解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针对科技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够、产学研脱节等农业科研领域的深层次问题,2016年,在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油菜、蚕桑、生猪、奶牛等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横向打破体制分割,纵向连接科研推广应用”的方法,遵循“技术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原则,结合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新建蔬菜、橡胶、咖啡、茶叶、花卉苗木、水果、草、肉牛、肉羊、禽蛋、淡水渔业、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12个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20个全面支撑和引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平台,提前4年完成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建设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计划目标。每个体系都由业内顶级科学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按照产业链环节设置了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与养殖等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在主产区设立若干综合试验站。自2014年,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构建了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与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融合发展机制,要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基地必须与当地农技推广的试验示范基地相结合,集成应用现代育种、水肥、耕作、种植、管理和信息化等新技术,开展极量创新、极点创新和极值创新2014年-2017年,会泽县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在海拔2040米的者海镇创造了平均亩产1132.07公斤的全国高海拔(2000米以上)纪录;临翔区油菜试验示范基地在博尚镇连续三年创造了早熟油菜亩产456.47千克、百亩方单产360.80千克、千亩方单产298.08千克、万亩方单产275千克的四项全国记录;省麦类协作组在玉龙县黎明乡创造了大麦单产745.9千克、青稞单产608.2千克的全国最高单产纪录宁蒗县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在海拔2670米的永宁乡,创造高寒稻区亩产607公斤的世界纪录后,又创造了水稻世界最高海拔百亩平均亩产524.55公斤的高产纪录,这是在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寒稻作区水稻新品种百亩连片种植获得的最高产量,着力打造了农业科技的“云南印象”

(二)加大农业科技供给,着力提高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能力。改革建立“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发布制度,按照“征集范围面广、专家会审提升、行政发布及时”的路径,改革现行的“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发布制度,实行省州县三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部门分别征集,分别发布,广泛引导农业生产者使用新品种新技术。2018年,以省农业厅文件的形式向全省发布了水稻、玉米、马铃薯、花卉等15类60个主导品种和绿色增产类、资源节约类、生态环保类、质量安全类、其他类等5类48项主推技术,以行政的影响力来引导广大农民选择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建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发布制度,依托水稻、玉米、马铃薯、油菜、甘蔗、蚕桑、茶叶、蔬菜、花卉苗木、水果、橡胶、咖啡、草、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禽蛋、淡水渔业、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研究成果,按照技术转化的要求,每年组织研究、制订、发布“技术新颖性强、应用操作性好、使用效益度高”的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连续五年来,共发布生产技术指导意见71项,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提升农技推广水平,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试验示范基地。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在我省全覆盖实施以来,我省一直致力于把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作为农技推广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每年给予各基地5-15万不等的经费支持,加强对各基地建设的指导和扶持。2012-2017年,全省共建立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049个(次),推广新品种引进示范新品种4864个次,新技术8532项次,项目核心区良种良法覆盖率达98%以上,有效提高了项目县农业科技服务能力。每个试验示范基地均集成示范了一批先进生产技术,制定次年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用以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统计,在2017年全省精建的243个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基地中水果42个,蔬菜40个,生猪32个,牛羊25个,玉米23个,马铃薯12个,水稻10个,水产9个,茶叶8个,甘蔗、中药材、鸡各7个,油菜、花卉、食用菌各3个,其他产业12个,基本覆盖了全省特色优势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

二、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搜集资料,掌握国内外创新联盟建设情况。近年来,我们高度关注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工作,多方搜集国内外建设创新联盟的资料文件,全面研究了国内外和省外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经验和做法。一是国际上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研究联合体。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蓬勃发展。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国内及跨国性质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每年以25%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使这些企业成功应对了技术研发经费和模仿竞争带来的压力。二是国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始于2008年12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自此全国各省市掀起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高潮。云南省科技厅自2011年以来,共建产业技术联盟65个,其中农业类30个,包括了花卉、咖啡、牛羊等。三是农业部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起于2014年12月,中国农科院发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倡议书》后,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相继成立一些地方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二)学习借鉴,了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组建模式。按照联盟中产业技术创新主导者,构建模式分为龙头企业主导型、科研院校主导型及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一是以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模式是最主要的联盟构建形式,是以市场需求为选择标准,以市场为导向的,也是最符合市场规律的,其主要优势在于企业能够敏锐的发现市场中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利润的机会,使技术创新有方向性和实用性。如云南蔗糖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二是以科研院校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由某一产业领域科研能力强,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的科研院所、高校主导成立。目前,国内外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导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相对较少。如云南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马铃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是以政府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政府立足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确定产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及遴选对国家、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引导实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最大的优势是政府的强制力,其他模式无法超越。如我厅组建的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三)积极作为,启动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

一是召开会议,统一建设思路。在今年省两会上,阮成发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云南要捏紧拳头、聚焦重点,扬长避短、彰显特色,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这“三张牌”,形成几个新的千亿元产业。按照打造“绿色食品牌”工作部署,省农业厅拟建立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8年2月26日,省农业厅召集省农科院、云南农大等有关专家召开了我省8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工作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省政府关于打造“绿色食品牌”的系列部署和要求,参会同志围绕建设我省8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了发言和讨论,省农业厅就如何推进落实我省8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二是迅速行动,形成建设方案。按照每个联盟方案都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内容,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支撑和实实在在的依托主体的要求,各依托单位结合产业面临的技术需求已形成联盟组建方案初稿,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构思酝酿下一步联盟组建的启动仪式、联盟章程和联盟运行规则等,切实将联盟建成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自治组织。三是主动谋划,确保取得实效。充分利用全省现有2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成果,以体系为骨,以联盟为肉,把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吸引到联盟中来,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形成行业合力,走一条有特色的独特之路,让联盟成为产业实现德治和自治的有效载体,推动产业各领域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省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不少成绩,但由于我省农业基础弱,底子薄,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们下步将认真吸取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好建议、好措施,下大力气,花真功夫,理清思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努力。

(一)积极推动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紧紧围绕我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科技需求,在充分学习各兄弟省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支持,建议由省政府授权相关厅局对联盟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预算资金支持联盟发展,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联合全省相关科研院校、16个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重点龙头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对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任务,解决我省农业发展重大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

(二)鼎力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和政策链深入融合,加强人才、平台、项目、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的统筹整合,形成对农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的科技支撑。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涉农科技项目,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突出龙头企业主体作用,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品牌响、布局合理、优势明显的产业基地;支持龙头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改进加工生产工艺,不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结合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源,构建链条完整、功能互补、业态丰富、利益相连的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三)持续推进云南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省农业厅将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对标世界一流标准,明确我们哪些东西加一把油,就可以成为世界一流;哪些技术扶上一程,就能进入世界一流。同时细化“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高标准、高起点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联盟自治和联盟的第三方作用,加快产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和水平,切切实实将联盟打造成服从和服务于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的科技力量。

(四)全力推进全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中长期规划(2012-2020)》,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专项投入,支持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学科专业、创新团队、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我省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服务等机制,为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主渠道作用,把县级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学校作为向种养能手、能工巧匠、农商业者传播技术、传授技能的培训基地,把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基地,使这些基地成为培养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摇篮。同时,对那些年纪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培养,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组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提高村组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农村实用人才作用的发挥搭建舞台,提供用武之地。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呼吁,也真诚希望你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不断提升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云南省农业厅

                                2018625

    (联系人及电话:李盛钢  65749412)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