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688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
省环境保护厅:
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提案,已交由省农业厅协助办理,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任务。一是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紧扣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具有云南特色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建立示范片(区)677个,示范面积248万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4863.92万亩,施用配方肥117万吨(实物量),配方肥施用面积1847.48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化肥使用结构比例明显优化,氮磷肥比重降低,施肥总量增速和施肥强度出现双减的良好态势。二是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2.16亿亩次,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面积25.5万亩,辐射带动1649.57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7.5%,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2743.45万亩,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7.3%。据行业统计,2015年我省农药使用折百量比2014年减少0.14万吨,2016年较2015年减少0.03万吨,2017年较2014年减少10%,3年来年均减少3.3%,连续3年实现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前实现农业部《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规定的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的目标任务。三是实施农用地膜回收处理行动。2017年全省推广可降解地膜2.86万亩,推广使用厚度0.01毫米地膜1.53万吨,覆盖面积243.79万亩,推广各类作物适时揭膜技术151.25万亩,建立残膜回收点794个,成立残膜回收组织180个,建立残膜回收加工再利用企业8家,回收残膜2.3万吨。
(二)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作为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方向。一是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在沾益区、澜沧县、双柏县开展整村推进人畜分离工作试点,建设圈舍10079平方米,排污沟2046米。目前已累计创建国家及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29个。建设完善了2646个规模养殖场(小区)和36个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无害化处理设施,配置专业设备1434个(台、套)。目前,全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达72%。二是实施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开展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2017年全省发展青贮饲料近400万吨,秸秆还田700多万亩、350多万吨,新建设57个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和1个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厌氧发酵装置9.79万立方米,农村户用沼气保有总量达到319万户。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
(三)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依托重点科研项目和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科研单位和专家团队到农业生态环境主战场,开展科学试验,加强成果转化,引导科研成果、技术、人才等要素投向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同时,在洱海上游洱源县凤羽镇上寺村开展高原湖泊农业源污染防控技术示范区建设,建成核心示范面积585亩,系统研究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和农田径流水污染负荷消纳措施;开展水虻幼虫处理养殖固体废弃物和狐尾藻处理养殖废水研究,完善了水虻养殖配套技术;启动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模拟实验,开展梯级净化和植物工厂两种模式研究;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比试验,建成高、中、低不同海拔3个试验点;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示范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总产值达到12.3亿元。及时发布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依托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制定发布了《水稻生产化肥减量技术指导意见》《奶牛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指导意见》等10份技术指导意见,有效促进了适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四)把资源养护作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大力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231.84万亩。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投入渔业增殖放流项目资金1066万元,投放各类苗种3021万尾。切实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全省1.78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承包到户或联户,划定草原禁牧面积2731万亩,落实草畜平衡面积1.5亿万亩,完成人工种草510万亩,新增草原围栏面积50万亩。开展以薇甘菊为重点的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建立薇甘菊监测点516个,累计防治薇甘菊4万亩次。
(五)把农产品优质化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目标。一是连续多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保障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017年,组织开展农药、兽药、“三鱼两药”、生猪屠宰、瘦肉精、生鲜乳、农资打假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9.5万人次,检查企业12.4万家次,查处问题 1400多起,涉及金额497.2万元。二是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经济,推进消费的转型升级。2017年,新增认证产品48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45个、绿色食品13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截至目前,全省累计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047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119个、绿色食品801个、有机食品5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76个。
二、下一步工作
根据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环保优先”的战略部署,今后我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降低利用强度、改善产地环境、发展绿色产品为目标,根据以上思路和目标,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是用好“八字诀”。
(一)坚持一个“绿”字,以绿色理念引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价值取向,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培育“绿色”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更加注重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节约发展,更加注重清洁发展,更加注重循环发展,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用好一个“改”字,以改善环境支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设田园综合体。改造农村牲畜养殖圈舍,实施人畜分离,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
(三)落实一个“养”字,以养护资源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田涵养水肥能力。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促进种地养地结合,保养好耕地。开展草原保护建设,实施基本草原保护、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推进草原资源养护。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
(四)着力一个“减”字,以减量行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重点实施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蔬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五)狠抓一个“禁”字,以禁用禁限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以“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使用”假冒伪劣和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投入品行为,重点抓好“禁养”、“禁牧”、“禁捕”等工作,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六)突出一个“用”字,以资源利用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实施秸秆机械还田、腐熟还田,推进农村沼气转型发展,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产和使用厚度0.01毫米以上的地膜,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
(七)加强一个“推”字,以推广科技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利用技术攻关和集成,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农牧结合模式,加大水肥一体化和涵养水分等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畜禽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等相关设施及机具的研发与应用,推进畜禽养殖工艺改进,研发推广安全、高效、环保新型饲料产品。大力推进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
(八)严格一个“质”字,以农业品牌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三品一标”经济,着力打造一批知名生态农业品牌,从终端产品带动前端绿色生产,以“生态红利”、“健康红利”唱响云南农产品,实现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力开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蓝海”。
云南省农业厅
2018年5月2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李波 6574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