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保山市创新模式“多项增收”促脱贫
来源: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19-12-06 08:34:24
【字体:大 中 小】
【字体:大 中 小】
脱贫攻坚启动以来,保山市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模式“多项增收”,唱响产业发展促脱贫攻坚大戏。
创新发展“四小”模式,全市从贫困群众办得了、办得好的“短、平、快”产业项目上着力突破,大力引导创新发展以“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为主的“四小”产业,有效助推了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由每户的“小”变成区域的“大”,形成产业经营规模效应,让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能致富、可持续”。昌宁县规划实施“四小工程”的贫困户达20500户,占该县贫困户总数的93.8%。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落实金融服务“三农”各项优惠政策。昌宁县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县政府与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率先在全市建立村级金融扶贫工作站123个,让重点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创新土地流转新模式,实施专业大户流转土地、家庭农场生产、专业合作社经营、龙头企业带动4种土地流转模式,实现多项增收。龙陵县褚橙产业完成土地流转10238.7亩,覆盖建档立卡户175户763人,户均收入1.2万元。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市级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安排当年脱贫出列贫困村每村20万元,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资本金,通过购置农机具租赁、入股合作社或企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创新乡村电商销售模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积极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种、养、加、销”生态农业新模式,实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服务深度融合。全市目前已建成建档立卡贫困村电商服务点242个、覆盖率达58%,建成建档立卡贫困村物流配送点171个,通过电商平台带动103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