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0200102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农业农村厅绿色食品处       2019-06-25 11:24:59 【字体:
【字体:

曾玉委员:

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快云南天然药产业发展的提案》(第120200102号)已交省农业农村厅办理。提案提出我省天然药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亟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做强做大天然药产业。结合省农业农村厅职能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基本情况。2018年全省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121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达361亿元,加工产值414亿元,销售额435亿元。中药饮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2017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全省中药材中成药商品销售额86.0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较2017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共计1.2万吨,医疗机构中药饮片收入1.3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税收总额26.67亿元,同比增长15.9%,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针对建议答复如下:

一是建立云南天然药产业发展研究院,强化种植引导。目前,全省中药产业根据不同产业环节(即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分别由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及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负责管理,涉及中药行业流通环节由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负责,涉及重大项目和创新研究由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负责,产业管理呈现“多龙治水”格局,再加上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和部门均涉及中药行业管理和科研相关工作。因此,虽然成立云南天然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于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但涉及机构设立工作,省农业农村厅无法牵头组建研究院,建议向省政府报告该事项。

二是实施“标准化”工程,夯实国际化发展基础。2017年9月20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中药材标准制修订“十三五”年度工作计划的通知,各州市按年度分别申报制修订共计30项中药材产业标准,涉及滇重楼、天麻、滇黄精、三七、灯盏花、滇龙胆等20余种药材品种的种质资源繁育、生产栽培、加工、采收、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紫皮石斛食品安全、昭通天麻系列等21项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同时,配合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工作,从2018年至2020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产业标准提升工作。

三是推动天然药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提升中药道地性的品牌和产品价值。积极落实中药材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用于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和标准化制订推广工作的产业资金达2000多万元(其中,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23个,每个支持80万元,标准化制订推广项目11个,每个支持20万元),重点推进中药材无公害、绿色、有机、GAP基地建设,支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绿色基地建设。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94万亩(含药食两用药材,下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超过120万亩,其中绿色有机基地近8万亩。目前,三七、重楼、砂仁等16个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三七、滇龙胆、重楼、砂仁、草果、灯盏花、茯苓、木香8个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的50%以上。

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天然药深加工的水平和层次。2018年,在研发创新方面,省科技厅以“大品种研发及工艺标堆提升”“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开发”等为重点,组织实施重要道地药材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关键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天麻素等五大品种新增适应症研究等生物医药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共13个。白药集团痛舒胶囊获美国FDA批准开展Ⅱ期临床研究,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抗抑郁天然药物1类新药奥生乐赛特完成Ⅱ期临床研究。昆药集团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天然药1类新药注射用KPCXM18获得国家药物临床批件。云南中医药大学研发了以仓艾多功能精油、榄斛含片、余甘子固体饮料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医药健康产品。良宝大白及1号、云岭佛手2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品种鉴定证书,有望培育成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在研发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生物医药领域新认定3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云药之乡7个,高新技术企业4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83户;新建生物医药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19个,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人才5人、青年人才66人、高层次创业团队3个。

五是实施“双基地”打造工程,促进天然药产业聚集发展。涉及中药材基地已在上述第三点建议作出答复。大力支持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滇中新区、文山三七产业园、玉溪高新区、楚雄工业园区等现有天然药产业聚集区的“二次创业”和招商工作主要由省工业信息化委、省招商合作局牵头,省农业农村厅配合相关工作。

六是建立与新医改相适应的天然药产品推广体系。该项工作主要涉及省卫生健康委、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职能职责。

七是支持建立与“互联网+”相适应的线上线下复合营销网络。该项工作主要涉及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职能职责。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9年3月15日,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七种植区划指导促进三七产业健康发展意见》(云农绿〔2019〕1号),从三七种植区划范围、适宜区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加强三七科学合理种植。今后,省农业农村厅陆续研究制定滇重楼、灯盏花、天麻等我省道地药材品种种植区划,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契机,以发展云南道地药材、民族药材、药食两用药材为重点,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农业产值增长3%左右。重点抓好抓良种繁育推广,推进建设10个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良种选育基地,积极开展良种选育、良种扩繁推广;抓GAP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农业农村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的通知》要求,以三七、天麻、滇黄精、滇重楼、云木香等我省优势药材资源品种为主,认真落实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各项工作,积极推广GAP、绿色有机示范种植,确保道地药材产量和品质;抓标准制(修)订等工作,从道地药材品种入手,以产业链为主线,进一步完善中药材标准制订工作。每年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一定数量资金用于中药材产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19年5月30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