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县分类、村分档”的方式精准施策,分类推进,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6月底,全州村庄规划覆盖率达80%,86%的乡镇镇区和99.78%的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46%,已完成2020年度行政村无害化卫生公厕改建任务。
一是突出村庄规划引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标准,加强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根据村庄特点、经济条件、地理特征,引导基层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全州1198个行政村配备了1239名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实现了全覆盖,10828个村庄规划基本完成规划编制,732个村庄规划得到提升完善。完成村庄公共场所绿化9582亩,创建美丽村庄42个。
二是强化科学务实理念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大文明”理念,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科学改厕,确保改厕质量。截至6月底,下达改厕资金15861.88万,改建行政村公厕140座,行政村无害化卫生公厕累计有711座;改建农村户厕100051座,累计有无害化卫生户厕234425座。
三是创新模式加强农村垃圾治理。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户收集、村处理”“户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等多种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截至6月底,全州86%的乡镇镇区和99.78%的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69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完成整治销号,9573个村庄建立了保洁收费制度,配置村镇公共场所分类垃圾桶、箱10076个,累计出动机械4939台次,清理陈年生活垃圾8.3万吨。蒙自市大台子村、他乍口村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生活垃圾就近分类试点,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四是突出重点区域强化农村污水治理。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明确不同区域、不同村庄治理任务,优先选择异龙湖、红河、南盘江和三角海、长桥海、大屯海“三海”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内的村庄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持续推进石屏县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建设。截至6月底,全州118个乡镇镇区,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有54个,覆盖率46%;累计清理塘沟河渠1228条2634千米,清理水体垃圾5.3万吨。
五是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染防治。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为重点,全面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全州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积极开展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商品有机肥同比增23.2%;强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24%,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膜回收率达到75%。
六是广泛动员同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全州以改善村庄环境、保证人民健康为中心,广泛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推进“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全州配备1名以上保洁员的自然村9008个,达到人居环境1档标准的村庄6850个。截至6月底,全州共发动群众277.41万人次,清除卫生死角7.97万处,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
(云南省红河州农业农村局李乔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