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迪庆州紧紧抓住全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机遇,立足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重点发展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七个特色产业,从产业布局、资金整合、技术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发力,提升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产业扶贫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常务副组长的迪庆州农业产业扶贫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和七个产业推进组,形成州级行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县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州委、州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等文件,编制《迪庆州农业产业扶贫规划(2018-2022年)》,制定《迪庆州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明确产业发展思路,从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细化部署七个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投入产业扶贫。2018—2020年全州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6亿元,占涉农整合资金的比例均达到30%以上。每年的财政保费补贴达5300万元,险种增加到11个。
三是优化特色产业区域布局。按照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集约化的思路,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连片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发展区,增强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维西青莲生猪养殖、德钦县蜂蜜加工厂建设、贵澳·香格里拉扶贫产业示范园等一批带动力强的项目顺利推进。全州贫困户均有1-2项增收产业,产业覆盖比例达100%。
四是加强产业技术服务指导。建立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挂联制度,组建产业发展指导和技术服务组,选派426名产业指导员,定点对全州147个贫困村开展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2018—2020年累计开展产业扶贫技术培训1882场次,培训农民83343人次,贫困群众的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
五是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通过努力,全州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174个,涉农企业3000多家;扶持建设加工车间、冷库、厂房等扶贫车间54个,目前已投入使用50个。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养殖小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完善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州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达到639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951户65512人,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至少由1户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发展,带动比例达100%。
六是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竞争力。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全州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89个,原产地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2019年,迪庆香格里拉金坷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央坷藏红花”被评为“云南10大名药”;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格里拉市智圆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维西县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被评为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德钦县评为省级葡萄产业“一县一业”特色县。香格里拉松茸、香格里拉葡萄酒、中甸牦牛肉、青稞啤酒、尼西鸡、香格里拉藏药等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云南省迪庆州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