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宾川县生猪稳产保供成效显著
来源:畜牧总站       2020-01-22 17:43:28 【字体:
【字体:

生猪产业是宾川县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比重高达81.1%,生猪60%以上销往州外、省外。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能繁母猪存栏共2.5万头,生猪存栏21.04万头,生猪出栏24.5万头;猪肉产量2.33万吨,规模养殖场育肥猪投保6.9万头。至2019年12月全县符合备案条件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有39个,存栏47390头,母猪3181头。截止到2019年底全县共争取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种养循环一体化等相关项目27个,共争取财政项目建设资金558万元。改扩建标准化猪舍23949m2,建设化粪池7939 m3,建设粪便堆捂间350 m2。这些项目建设为提升宾川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大力加强规模养殖

宾川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云南神农集团牧业有限公司生猪产业项目、昆明正大集团为技术支撑的宾川县运达种猪场等项目落户宾川县。

1、云南神农集团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1164.23万元,在大营镇萂村征地116.27亩,建设年出栏5万头肥猪的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19年10月生猪存栏18739头,出栏肥猪666头,出售仔猪2242头。2019年8月,我县与云南神农宾川猪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养殖合作协议,在鸡坪关启动建设1个年出栏3.2万头的育肥猪养殖场,投资8255.27万元,建设育肥猪舍、出猪台、消毒间等设施设备,预计于2020年3月投产养殖。该项目建设投产后,宾川每年肥猪出栏将增加3.2万头。


2、与正大公司合作:一是宾川县大草坪生猪养殖合作社2019年10月生猪存栏1100头,2019年9月份统筹利用产业扶贫资金扩建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设计存栏1100头,预计2019年12月份投入生产。项目改扩建后,可达年出栏肥猪4400头。

二是宾川县运达种猪场投资3010.78万元在力角镇张家村委会广黄村建设规模饲养能繁母猪6000头,年提供种猪和商品仔猪10万头,2019年10月后备母猪存栏2817头,2020年预计可提供仔猪5万头优质仔猪。

三是地子果园生猪养殖场2019年10月存栏生猪1549头,年出栏达5000头。

这三个大型规模猪场结合宾川县自身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按照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推行标准化生猪生产的创新模式设计,以工业化的理念在宾川县大营镇、鸡足山镇、力角镇新建符合生猪养殖生产环境条件要求的现代化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全程监控,产品可溯源追本,能保障食品安全。标志着宾川县建设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生猪生产,构建宾川区域现代养猪生产模式、优质安全猪肉生产基地已基本形成,促进宾川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经验及成效

(一)经验

1、争取项目支持,带动生猪产业发展。通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养殖业(生猪)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等建设,规模养殖场按照生猪养殖“五化”的要求,对圈舍实现改造或新建,根据饲养品种不同建设不同的圈舍,如肥猪舍、种猪舍、仔猪保育舍等,安装母猪产床、仔猪保育床等,按照养殖存量配套建设化粪池(沼气池)、粪污沟、排污管、堆粪间等,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2、生产、疫病防控同步开展,确保协调发展。一是严格执行生猪调运监管规定,积极引导出栏肥猪“点对点”调运和产销衔接,保障种猪、仔猪有序调运,有效解决生猪压栏和仔猪补栏问题。2019年8月,我县聚生缘屠宰厂引进云南旺旺肉链有限公司扩建猪肉冷库分割加工车间,于9月29日开始日屠宰白条猪500-600头,销往湖南、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对全县及周边县份销售库存生猪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我县生猪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强化信息预警与指导服务,提振养殖户养殖信心。自今年2月起,在省州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我县加大非洲猪瘟检测力度,促进生猪流通,切实有效解决生猪压栏问题。同时,加大对养殖场(户)生猪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生物安全等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养殖场(户)御防非洲猪瘟疫病的能力、提振养殖户的信心;重新修订完善了禁养区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宾川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计划在三年内扶持养殖企业新建年存栏1万头种猪厂1个,年出栏5万头的育肥猪厂6个,打造全县标准化生猪养殖产业园区。三是从今年6月份起,建立了严格的市场监测信息周报制度,对生猪存栏数、能繁母猪存栏量、出栏肥猪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五个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出现异常及时进行调控。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确保猪肉供应安全。加强对城区和乡镇(集镇)农贸市场、超市等猪肉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对猪肉制品“两证两章”全面进行查验,开展生猪定点屠宰场产地检疫12.5万头,有效防止来源不明、病害生猪产品进入市场,流向餐桌。

3、抓实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州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严格落实责任制度,积极采取疫情排查、设置检查站点、加强检疫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严防死守、内清外堵,切实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对全县范围内的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场(厂)、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及生猪、猪肉制品的调运、交易、处理等关键环节,实行网格化、全覆盖排查。二是加强疫病防控知识宣传。统一印制《非洲猪瘟防控告知书》,由排查人员负责粘贴至生猪养殖户、粘贴到猪圈,做到不漏一户一圈,共印发张贴告知书12.8万份。三是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工作。对8个农贸市场、3个规模养殖场和1个屠宰场进行采样75份,并对跨区域调运的3个规模养殖场采集251份全血样品,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四是设立检查站,严防死守。根据非洲猪瘟防控形势,结合我县实际,在与外县、外州交界路口处设置检查站点22个,每个检查站配备人员4—6名,全县共配备检查人员100余人,检查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对过往的客运、货运、物流车辆进行拦截检查。五是强化网购渠道监管。对全县网络电商平台及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电子商务及快递、物流行业的监管,与电商平台负责人签订承诺书,严防生猪及其产品通过邮寄、物流等方式进入我县。六是严格餐厨剩余物管理。印发了《关于暂停泔水和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紧急通知》,向餐饮单位和养殖场(户)发放《停止用泔水和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告知书》,全面停止用泔水和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重点对城区和集镇区的宾馆、饭店和学校的餐厨剩余物建立台账、签订责任书,餐厨剩余物打包密封后统一集中进行填埋处理。七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强化资金和物资保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成立了宾川县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工作小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县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00万元,县农业农村局筹集防控经费30万元,专项用于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县指挥部和各乡镇均已储备了必要的应急物资。

(二)成效

1、养殖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宾川县生猪养殖设施从2007年到2019年,经过10多年的努力,坝区已实现了100%的圈舍改造,均为卫生圈饲养。按照生猪养殖“五化”要求,新建或扩建养殖设施设备,中、大型规模养殖场均按照自动投料系统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引领我县生猪生产标准化发展。

2、生猪生产市场供应稳步发展。2019年7月以来,因受全国市场供应的影响,全县肥猪和猪肉价格出现上涨趋势。据统计,到2019年10月,全县出栏肥猪均价达33元/公斤,同比上涨46%;猪肉均价达44.56元/公斤,同比上涨30.3%;生猪价格达到历史高位水平,极大提高了养殖(场)户的补栏积极性,对稳定全县生猪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县的生猪生产供应充足,生猪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宾川县畜牧工作站

2020年1月19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