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推荐三个特色畜禽资源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来源: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2020-02-27 16:39:48 【字体:
【字体: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15)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届时将有196个缔约方、联合国有关组织及国际组织的上万名代表参加。  

为了更好地展现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畜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按照大会要求,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组织专家团队对红河州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从20个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中遴选出大围山微型鸡、石屏青绵羊、弥勒红骨山羊3个全国唯一、红河州特有的畜禽品种资源参加会展。

大围山微型鸡: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新发现的资源,是国内一个体型矮小、外观秀丽、斗性强,极具观赏、食用性的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2011年评定为“云南六大名鸡”,2015年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主要分布于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湾塘乡、白河乡等。


2009年,江苏省国家家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对大围山微型鸡种蛋进行孵化、繁殖、饲养,实现了国家级保种。2011年,屏边县建成占地面积15亩、圈舍面积1900㎡,年孵化70万鸡苗的保种场,存笼大围山微型鸡1300多,研究制定了《大围山微型鸡种鸡选育繁殖技术方案》、《大围山微型鸡保种方案》,开展大围山微型鸡选种、选育、扩繁等工作,实现原产地保种。同时,在玉屏镇、湾塘乡、白河乡等建立保种区,扶持保种户30户,存栏800多。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大围山微型鸡发展到存栏1万多只,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产业。

石屏青绵羊: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新发现的资源,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全身被毛青色的绵羊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0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2012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5年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主要分布在石屏县龙武镇、哨冲镇等。


2011年,在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拖龙黑建成了占地340.7亩,建筑面积1976平方米的保种场,饲养石屏青绵羊816只(其中能繁母羊580只,种公羊及后备种公羊121只)实现了原产地保种。通过研究制定《石屏青绵羊选育繁殖技术方案》、《石屏青绵羊保种方案》及《石屏青绵羊地方标准(DB53)》,开展了石屏青绵羊的选种、选育、扩繁等工作。2015年,在龙武镇宜其达村委会发白冲村建成标准化羊厩16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现存栏1344只(成年公羊204只、母羊674只,羔羊466只),开展了保护区、保种户保种工作,石屏青绵羊的群体数量得到增加,生产性能逐步提高。现石屏青绵羊发展到3200多只,成为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弥勒红骨山羊:2006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新发现的资源,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牙齿呈粉红色,骨头红色为特征的山羊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1年录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2015年录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志》。主要分布于弥勒市东山镇。


2010年,弥勒市畜牧兽医局在主产区东山镇,建立9个保种户(存栏655只,其中成年公羊25只、成年母羊450只、后备羊126只),研究制定了《弥勒红骨山羊保种方案》,开展了纯种繁育、提纯复壮,实现了原产地保护工作。

据研究:红骨山羊骨骼颜色明显有别于普通山羊,呈显著的红色;与非红骨山羊相比,骨锶含量显著高75.6﹪、肉中锶含量高297.3﹪。骨肉中锶含量较高,可降低人体对钠的吸收,有利益心血管系统健康。在当地党委、政府部门及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弥勒红骨山羊发展到1万多只,市场销售价格达150元/千克,弥勒红骨山羊养殖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