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保山:靠种火龙果,这个村成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来源: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0-01-02 08:28:27 【字体:
【字体: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这其中便有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江东村(火龙果)。

这是保山市隆阳区继2012年隆阳区新寨村(咖啡)、2013年隆阳区登高村(冬早蔬菜)之后,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第3个村。

江东村距潞江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辖小龙井、瓦窑、白岩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有383户1342人。2014年,当地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保山市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隆阳区潞江镇江东村。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种植范围。截至2018年年底,已建成标准化火龙果种植基地1600余亩,年出产火龙果4000余吨,有269户参与火龙果种植,产业总收入为1084万元,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95元。

在土地没有流转前,农户被捆绑在土地上,外出务工又离不开,收益又少。如今,土地流转到公司后,连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改造、饮水管道铺设、防洪水沟建设,建立了一整套土地高效节能滴水灌溉系统,从而使过去的“雷响”山地变成优良耕地。

在保山兴邦农业公司的火龙果基地,千亩火龙果绿油油,不远处的怒江水在冬天格外碧绿。原先,这片土地贫瘠,严重缺水,长期种植玉米、甘蔗等附加值低的农作物,产业单一,当地人均年收入不到2800元。自2014年引进了保山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后,已向江东村149户农户590人流转土地,每年支付农户土地流转租金80余万元;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发挥资金、技术、品种、市场优势,引进现代农业种植和管理,直接带动务工村民40户120人,每月支付农户工资20余万元,辐射带动核心种植区农户脱贫增收。2018年,江东村在保山市整体脱贫。

在火龙果基地仓库,二十多名老乡正在把火龙果的打包,大家十分忙碌,但脸上洋溢着微笑。这二十多名干活的老乡都是江东村人,他们都流转了土地进公司打工,其中有一对夫妻从公司建基地开始就进公司了。

丈夫叫毕其福,他已经是该火龙果基地的经理,每月公司支付他5000余元月工资。妻子陈国艳,现在也是该基地的一名主管,每月公司支付她3000余元工资。夫妻俩每年近10万元的工资收入。他们说:“原来每年盘田种地只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如今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我们来公司打工,收入是过去自己种地的三倍,并且还能照顾孩子和老人。来这里务工的,加上自己又流转的土地,每人每年都有5万元的收入。”

兴邦公司确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采用有机肥和农家肥,进行土壤有机配方改良。公司以300元/顿收购全村140都护的畜肥,从而促进了该村畜牧养殖业发展,也提升了人居环境。土地改良升值了,农民增收的路子也多了,积极性高涨。

公司的进驻,党委政府的引领,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当上新型农业工人,生活有了保障。同时,给江东村村民们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村庄发生了新变化,通过扶贫项目,提高了省级贫困村江东村农民的收入,以前受困大山的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有以前的保守、抵触、观望,变为了满面春风的认可和赞许。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