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7日,昆明市农科院研究员刘卫民、高级农艺师邹万君、朱维贤等一行4人在东川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祖春会等科技人员的带领下,到东川汤丹镇开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试验调查评价工作。
为选育出适宜昆明市乃至云南省不同食用方式、不同季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昆明市农科院近些年一直开展了马铃薯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2020年,市农科院在东川汤丹镇种植一组由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学院、大理市农科院、昭通市农科院和昆明市农科院提供的新品系进行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该联合体试验分为春季试验和冬季试验,目前已经进行三年六轮试验,昆明市农科院选育的多个马铃薯新品系在昭通、大理试验点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下一步可以适当扩大示范面积,充分检测新品系的综合性状表现,为今后的示范推广提供依据。另外还种植32个从省农科院引进的地方特色品种,通过种植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适宜昆明市各地种植的特色马铃薯品种,为各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选择,也为马铃薯市场消费提供更多选择。
东川区作为昆明市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全年种植马铃薯5万多亩,“东川大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已经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评审登记,是东川特色农产品品质和品牌的重要标志,“东川大洋芋”以“开花洋芋”、“绿树”两个品种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济效益较好,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但是,目前两个均出现品种退化、抗逆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品种品质,提高产值充分发挥增产潜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昆明市农科院积极参与开展了种薯提纯复壮、高效高产栽培技术研发及相关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昆明市农科院作为综合性种植业科研、示范、推广市级单位,面对当前新时代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应紧盯相关种植业产业发展现实和未来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构建覆盖种植业相关产业、全链条的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一批突破性、原创性、引领性的成果,科技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