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镇雄竹产业让群众家门口脱贫增收
来源:云南网-昭通日报       2020-05-14 08:48:02 【字体:
【字体:

验货、清洗、杀青、冷却、脱盐、切分……4月20日上午,镇雄县杉树乡细沙河村“云笋”加工厂,工人们正流水线作业忙碌着。
  通过一系列加工,这些竹笋系列产品几天后将出现在东方航空、丽江航空、香格里拉航空等航空公司的飞机上,还会出现在昆明、重庆、北京、深圳等地市民餐桌上。
  野生好笋源,大美乌蒙山。这不仅是镇雄献给人们一份舌尖上的美味,更成为当地百姓致富的依托。
  “以前1个月收入2000多元,现在我们夫妻俩在这里上班,有近8000元收入,又能照顾孩子,比以前好多了。”该加工厂工人陈学友说,收入增加了,生活更踏实了。
  “1年有300天左右的阴雨天,这里很适合竹子生长,就地取材,节约了运输成本。”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文彬说。
  镇雄县黑颈鹤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竹笋、天麻、羊肚菌等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生物开发公司,2015年在细沙河村建厂,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现有工人100余人,有生态竹林基地12000亩,杉树、碗厂两个乡(镇)有筇竹、方竹23万亩。目前该厂生产的“云笋”已进入北上广深等地,与多家航空公司和海底捞等明星企业达成合作,出口美国,正在和日本洽谈出口事宜。
  该公司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方便周边多个乡(镇)的村民卖笋子。
  “我家竹林有300多亩,现在采卖特别方便。”笋农洪启富说,发展竹产业,多数人家都有了存款。
  靠山吃山富起来,不仅是杉树乡,周边的碗厂等乡(镇)群众也受益。
  碗厂镇官房村干沟村民小组村民李忠华介绍,这个月他家已卖笋子1吨多,收入六七千元。20多亩山地只种竹子,李忠华觉得还可以把山林利用起来,做林下食用菌种植。“看到其他地方在种羊肚菌、竹荪等,我也准备这么干。”
  记者获悉,“云笋”项目的实施,直接受益建档立卡贫困户322户1445人,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22户10422人。
  杉树乡、碗厂镇只是镇雄发展竹产业的一个缩影。镇雄县将竹产业作为“一县一业”大力发展,依托退耕还林,新植竹子30万亩,目前全县竹子面积达到65万亩,年底将达到100万亩。同时,镇雄县运营电商平台,提升竹产业的知名度,2019年6月14日,“2019中国电商扶贫行动”第二站走进镇雄,央视财经频道以网络直播形式,再现“云笋”系列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等,宣传推介脱贫产品;2020年1月14日,京东电商联合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媒体网络机构走进细沙河村,对“云笋”及其助力脱贫攻坚情况进行深度报道。
  镇雄,已探索出一条竹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带动群众致富的路子。(记者 张永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