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保山:茶和天下 让世界共享生态"云茶"
来源:保山日报       2020-05-27 09:37:34 【字体:
【字体: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指出,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设立“国际茶日”,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

连日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云岭大地引发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的致信祝贺犹如一支“强心剂”,给当前低迷的茶茶业、茶叶市场注入了信心,让茶企、茶农吃了一颗“定心丸”。

云南作为一个茶叶大省,茶产量排在全国前列,茶树栽培、产茶历史悠久,有优越的产业基础条件,更要整合资源,走产业化之路。用优质的原料来奠定产品的基础,用精湛的做工来保障产品的质量,用茶文化作为传播“云茶”的载体,把“云茶”推向世界。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茶相关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茶叶的消费方式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品质、以及品牌的口碑。现在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电商经营等新渠道销售已经深刻改变了茶行业。传统的销售模式变成以线下实体店铺为基础,整合各渠道资源,实现销售更为全面的布局,通过全渠道的销售模式开拓市场,围绕不同场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中国星级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云南秘书处秘书长、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委会主任、国家级制茶高级工程师张明春表示,茶叶是健康饮品的代表,而中国茶叶的保健功效得到了专业人士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但我国茶叶企业目前的现状是数量多、规模小、鱼龙混杂,一盘散沙,很难形成合力。要想培育出茶叶行业的强势品牌,就必须对分散的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实现产业化,形成大型企业。只有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清洁化,这样才能让“云茶”健康发展与世界接轨成就世界名牌。

中国星级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保山秘书处陈玉梅表示,应加强茶叶生产基地的建设;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和知名品牌的推广。推出知名度高、前途好的品牌作为保山茶叶的主打品牌,做大做强;要积极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工作,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古茶园珍贵资源,充分发挥和挖掘其生物、历史、文化、旅游、生态、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价值,为茶产业品质提升和山区农民增收潜力巨大。

国家楷模杨善洲的故乡——保山市是云南省的主要茶叶产区之一,保山茶是“云茶”品牌的优质成分。位于隆阳区板桥镇西河村的古道春茶业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保山市茶树良种场,上世纪80年代,杨善洲老书记挂钩西河村,把“保山地区茶办”搬到了西河村办公,让以西河村为试点将当时的保山茶树良种场承担全市的茶树良种引进、推广示范。经过30多年的发展,曾经的茶园样板田推广形成了“万亩茶园”基地,茶厂改制后逐步发展成为了年产值超过2000万的规模以上企业——古道春茶叶有限公司,辐射带动茶农达到5200多户、2万多人,茶农亩均增加收入2100元,户均增加收入4515元。近年来,隆阳区板桥镇以规模龙头企业领路加快茶叶市场化、品牌化步伐,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绿中掘金。

“茶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我们茶农、茶商、制茶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制茶,其实并无定法,工艺本身,除了历史的传承以及按照茶质本身的需要进行选择,在今后的制茶中,将继续努力,带动保山茶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是我应努力做到的。”制茶大师徐青山(隆阳籍)表示。

在边地腾冲,明光镇作为边境民族乡镇,把握住了机遇,创新发展模式,让明光茶产业融入国际发展大潮,让茶产业确实成为推动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共赴美好生活的有力推手。

明光镇自治社区党支部书记余华亮(傈僳族)说:“自治社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种植乌龙茶,社区将借助“国际茶日”这股东风,团结各少数民族同胞,推动乌龙茶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化、产品标准化、市场多元化、生产规模化、茶园景观化’五化工程,坚持为民兴茶主线路,让乌龙茶成为少数民族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明光镇党委书记刘建章说:“明光镇既是茶产业大镇,也是抵边小镇,我们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挖掘茶文化,推动茶消费、打造明光茶品牌、发扬茶文化,走好‘电商+茶+公众’的发展路线。同时,借助抵边小镇这一天然优势,推动茶产业面向国外,加强与国外茶友沟通交流,让邻国的朋友对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自从引入乌龙茶以来,乌龙茶产业作为马站的产业扶贫重点,小小茶树成为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从中耕管理到收茶提供就业岗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种下的茶树,采摘的茶叶,出产的乌龙茶,品一杯茗香,我们从脱贫攻坚走向了乡村振兴,日子越过越小康。”腾冲市马站乡茶农李新斌乐呵呵地说。

马站乡党委书记刘长玉说:马站从荒山变到茶山,从穷沟沟带富山丘。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一片小茶叶,演绎了一场蝶变,成就了一次发展,走有机农业大健康的道路,实现群众的增收的大作为。我们坚信,坚持走生态之路,一味极边小茶,必将留下久久茶香。

在有着“千年茶乡”美誉的昌宁县,昌宁遐尔茶品有限责任公司、昌宁七碗茶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增志说:“虽然茶叶销售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周增志坚信茶叶市场终会回暖,且逆势而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茶日系列活动致信,让茶企、茶农吃了一颗定心丸,我们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用心做茶,用更好的茶产品引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大力传播、弘扬茶文化,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享美好生活。”。

昌宁县温泉镇镇长马余芹表示,茶是温泉乡的支柱产业,也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提升茶叶种植管理、产品加工水平的基础上,坚持茶旅融合,加大招商引资,打造一个以“古茶文化”为特色的集旅游度假、康乐养生、生态居住、现代休闲的文旅综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与联动发展,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动更多茶农、茶企增收致富。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