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扶贫办:
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20300389号《加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几点建议》,已交由省农业农村厅会办。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反馈如下:
一、关于严格责任担当,强化帮扶主体职责使命的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始终把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工作作为打赢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全省“三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高度关注、高度重视,举农业农村部门全系统之力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一是强化领导,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省产业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两次调整充实由厅长、厅党组书记担任组长的厅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全厅择优抽调7名同志单独设立厅产业扶贫办公室,组建办公室工作专班,各州市、县也相应建立完善了产业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二是统筹协调,全面落实工作职责。承担省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健全了统筹协调、部门联动、责任分工、任务分解、信息联络、调度分析、分片包干、督促指导、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形成全省广泛动员、左右连通、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产业扶贫工作格局,“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得到认真落实。三是压实责任,突出27个深度贫困县抓挂联。2019年起,省农业农村厅成立9个挂联工作组,建立了厅领导挂联27个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分片包干责任制,加大帮扶力度,定期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分析,指导深度贫困地区理清产业扶贫思路,帮助基层分析研判产业扶贫形势,推动解决困难问题。二是督促指导,全面参与省级重点县挂牌督战。2020年,选派1名厅级干部、15名处级干部全面参与未摘帽的7个深度贫困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8个县挂牌督战,积极落实“找出问题、抓好典型、盯住项目、政策宣传”四项重点任务,细化产业扶贫挂牌督战的指导监管责任,每月听取工作进展汇报、开展专题研究分析。同时对会泽县、镇雄县、昭阳区、鲁甸县、广南县、兰坪县、泸水市、福贡县等8个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工作开展逐县分析研判,排查短板弱项,跟踪整改落实。截至6月底,全厅共派出116人次,深入139个乡镇、188个贫困村、174个带贫主体、373户贫困户实地指导服务产业扶贫,与基层共同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稳步开展。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攻坚,加大产业扶贫指导服务,做到工作精力再聚焦、项目资金再聚焦、科技服务再聚焦,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二、关于强化基础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后劲的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始终坚持将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坚持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目标导向,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加大对27个深度贫困县、迪州庆、怒江州“三区三州”的倾斜支持力度,集中资金、重点解决水利和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推进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项目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建设。2019年优先安排88个贫困县农田建设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30.68亿元,占全省财政资金的83.8%,进一步夯实了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
三、关于加大产业培育,千方百计促增收的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始终牢固树立久久为功的产业发展理念,狠抓产业培育,着力在深挖产业发展优势潜力上狠下功夫,推动产业扶贫与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一是强化规划指导。2016年12月和2018年6月先后印发《云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云南省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尊重产业和市场发展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立足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既注重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也积极培育新兴特色产业,2019年全省已形成26个扶贫主导产业体系。截至2020年6月底,全省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8.53万户,产业覆盖率达100%。二是狠抓扶贫产业质量提升。开展“一县一业”创建,以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坚果、肉牛、咖啡8大产业和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为培育重点,引导支持有发展基础、有优势潜力的贫困县主动融入全省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大格局,通过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创建,着力打造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引领带动全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2019年在全省启动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和20个特色县创建工作,28个贫困县进入创建行列,占全省创建总数的70%,其中,昭阳区、宣威市、大关县、德钦县、彝良县、福贡县、广南县、鲁甸县等深度贫困县纳入创建。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2020年重点打造大姚优质米、石屏杨梅、弥渡蔬菜、富源辣椒、隆阳甜柿、富宁食用菌、玉龙中药材、兰坪果蔬、镇雄竹笋等9个贫困县9个产业特色鲜明、带贫效果突出的示范乡镇。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计划投资6亿元,启动云南高原花卉产业集群、蔬菜产业集群建设,集群覆盖全省16个县市区,其中覆盖了泸西县、砚山县、弥渡县、泸水市、兰坪县、福贡县、贡山县等7个贫困县,全面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利益联结。坚持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摆在优先位置,先后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等政策文件,推进“云企贷”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带贫主体复工复产,加强农业企业扶持和服务。组织全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行动以及清理行动“回头看”,不断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选择大关、宾川、砚山、凤庆4个贫困县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合作社规范财务管理,创新经营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广“双绑”模式,以订单生产、生产托管、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资产租赁、就业务工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为纽带,推动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截至2020年6月,全省各类带贫新型经营主体达2.85万个,带动贫困户168.03万户,主体带动率达99.71%。四是狠抓科技帮扶服务。组织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的2224名科技人员,在88个贫困县组建产业扶贫专家技术服务组436个。牵头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共同开展“抗疫情保春耕促生产”农技推广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录制上线农业技术培训系列短视频49个,48名专家远程上线进行技术指导,全省8.3万农民和农技人员注册使用云上智农APP,点击量近3万次。印发《关于统筹实施重点推进科技助力“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协调7批省产业扶贫省级专家服务团和产业技术体系服务组在“三区三州”的7个县建立示范点11个。组织开展绿色食品认证知识线上培训,在15个挂牌督战县协调省级专家授课培训6场,培训贫困户2.7万人次。全省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2.86万人,累积到户开展指导服务117.03万次,不断增强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发展。大力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云南高原花卉产业集群、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全面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强镇示范,重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带贫效果突出的扶贫特色产业示范样板。持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抓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组织带贫主体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合作,扩大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全力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
附件: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清单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