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症状及防治
来源: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       2020-08-07 16:37:03 【字体:
【字体:

今年我省滇中曲靖等稻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发生危害加重,严重威胁水稻粮食产量,为帮助基层植保工作者与农业从事人员防控该病害,现将该病的症状特点、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一. 发病症状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一般在水稻大田期发生,主要以分蘖期与齐穗期发病情况较为严重。种子萌芽过程中侵入,可造成水稻烂种与烂芽;大田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在病株的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渍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枯白边缘褐色。

剥开植株叶鞘,可见茎基部变为褐色或者是灰黑色。重病株心叶先青卷,而后枯黄,最终全株枯死。病株拔节期叶片从下部开始向上变黄,表现出“剥皮死”。孕穗期至灌浆期,病株的叶片先失水青枯,而后形成“枯孕穗”或者是“白穗”。

田间调查判断该病害时,主要观察水稻根基部节是否变为褐色或深褐色,且腐烂,植株易拔断,伴随恶臭气味,用手挤压茎节后会有乳白色菌液溢出,病株基部茎节向上可长出少量倒生根。抓住这几点一般可以与虫害进行区分。

 

 

 

二. 发病条件

该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带菌或者土壤传播为主,自然条件下,也可通过昆虫、风雨、灌溉水传播。该病病原菌在与植株接触后,主要通过植株根部与茎基部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植株的气孔与水孔侵入。

一般在月均温超过20摄氏度时且多雨高湿的条件下开始发病。月均温26℃以上时,该病的发生早且迅速。稻田经暴风雨袭击后出现暴晴,且如果田块上一年发生过该病,则该病将在稻田中迅速发生蔓延。

多施、偏施、迟施氮肥的田块,长期深水灌溉、高湿、通风透光条件差、插秧深度过深、连作、育秧移栽的田块发病较重。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病菌一般在田间稻草以及病残体中越冬,是翌年水稻的初侵染源,带菌种子也可能是初侵染源。

三.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水稻播种前,用80% 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h,后取出进行催芽,可以同时兼治其他几种病害。

2 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有效措施。生产上使用的抗病品有许多,可选用汕优3号、汕优6号、汕优63和博优903等杂交稻。

3 栽培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栽秧质量,匀栽、直栽、浅栽,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充分,插秧深度适中。重病区推行小苗带土移栽或大田直播,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行工厂化小苗直栽。机插秧尽量选择小苗机插处理。

4 水肥管理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偏施、迟施氮肥;一般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大田追施150kg氯化钾或750kg草木灰。少水勤灌代替大水漫灌,分蘖末期适时适度晒田,保持田间干湿交替;在灌浆乳熟期,遇有低温或干风影响时,需保持田间水层。

5 药剂防治

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一般在发病前期施药效果好,可在分蘖期和抽穗前期各施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一次,每亩用药88g兑水50kg进行喷施;考虑到抗药性问题,也可以选择20%噻菌酮SC、20%溴硝醇WP和3%中生霉素作为替代药剂轮换使用,亩用量分别为50g/亩、50g/亩和85g/亩。农用链霉素等可明显推迟该病的发生,可以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5g/亩兑水50kg进行喷雾。





 (审核人:张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