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
来源: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3-25 16:30:48 【字体:
【字体: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胡波:

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我谨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向长期关注与支持云南“三农”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我省农业农村系统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的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机制保障。省农业农村厅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聚焦工作目标,坚持精准方略,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产业覆盖。2016年制定印发《云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8年制定印发《云南省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尊重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产业。2019年,全省产业覆盖贫困户169.01万户,占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的99.48%,基本实现产业到户全覆盖。在扶贫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注重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有机结合,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20个特色县中贫困县比例为70%。二是抓主体带动。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9年,全省带贫农业龙头企业4624个,带动贫困户71.34万户;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1.82万个,带动贫困户114.3万户。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模式,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将单家独户的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链条,促进稳定脱贫增收;全省共有2.95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5.71万户,主体带动率97.54%。三是抓指导服务。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省共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2.86万人,对贫困户开展面对面的生产经营指导服务。依托全省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组建436个专家组,与88个贫困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对口帮扶机制。组建“三区三州”专家服务团,由马铃薯、牧草、花卉三个产业16名专家对口指导迪庆州,茶叶、蔬菜、草果、中药材、中蜂五个产业25名专家对口指导怒江州,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四是抓产销对接。积极组织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去年一年,组织贫困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参加8场全国性产销对接活动,其中在省内举办4场,现场签约金额16.94亿元。我省贫困地区的尼西鸡、藏香猪、老窝火腿、沧江红米等大批特色扶贫产品打响了市场知名度。

通过不懈努力,2019年,全省有90.4%的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收入,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1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12.3%,增速比上年快1.9个百分点、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8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高0.8个百分点。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省农业农村厅将在巩固当前产业扶贫成果基础上,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重点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工作组织管理。紧盯产业扶贫投入、产业扶贫项目、产业扶贫实效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省产业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职责,构建上下左右运转协调、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有效落实。二是提升扶贫产业质量。围绕比较优势发展生产,围绕增收脱贫提升产业,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为实现脱贫目标提供直接支撑,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可持续的产业依托,为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产业兴旺基础。三是提升主体带贫能力。加大项目资金奖补支持力度,继续提高“双绑”覆盖面,加强对各类主体的指导培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带贫能力、带贫质量和带贫效益。四是提升生产经营服务。加强对贫困县农业生产经营帮扶,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户种养殖技术、带贫主体经营管理能力培训,引导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

我的发布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春城晚报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胡波副厅长,受疫情影响,有的贫困地区出现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请问,省农业农村厅对此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谢谢。

 

胡波:

谢谢您的提问。对贫困地区因疫情影响出现的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省农业农村厅采取点面结合,在面上促进农产品正常产销秩序恢复,在点上对具体的滞销卖难问题进行协调处理,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及时掌握情况。从2月4日开始,组织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对4421个带贫主体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共性困难和问题,协调恢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产供销正常秩序,防止出现全局性的滞销卖难问题。二是加强产销对接。组织各地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快速的信息监测报送机制,及时在农业农村部和农业农村厅有关信息平台发布滞销信息,并推送给有关农产品采购商,积极促成交易。三是探索线上销售。联合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协调有关电商平台,开展抗疫助农网络营销活动。联合云南农垦集团在其“上禾集”商城开设了“云南扶贫产品专区”,鼓励企业上线入驻,为其提供免费开店、开拓销售渠道等服务。目前已有16个贫困县18家带贫主体入驻上线。四是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在省级财政资金采购农产品支援外地抗疫工作中,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了27个贫困县2548吨各类农产品、货值2032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采取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立足实际做好这方面工作。谢谢!

 

消费日报记者:

现在产业扶贫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请问胡波副厅长,省农业农村厅在未来的工作中怎么去破解现在的困难?

 

胡波:

谢谢你的提问。贫困地区往往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交通条件比较落后、信息阻隔比较突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更加突出。从破解自然风险的角度来说,一是立足于防灾。深刻认识农业生产无灾不成年的特性,提早做好扶贫产业防灾预案,提前准备工作措施、有了灾情就能从容应对。比如每年春季和秋季农业农村部门都要组织开展两次重大动物疫病强制集中免疫,实行应免尽免,尽可能降低畜禽因病死亡。二是着力抓好减灾。加强对扶贫产业救灾投入,2019年下达88个贫困县种植业救灾资金1.47亿元,占比为80%。从破解市场风险的角度来说,一是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利用好贫困地区工业化程度低、环境污染少的后发比较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产优质生态的农畜产品,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是要更好发挥政府的有效作用。把握政府作为各方资源整合者的角色,在市场发育程度低的贫困地区,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带动、产销对接等方式,实现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产业化联合,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把小农生产纳入现代农业发展链条,有效解决千变万化大市场和一家一户小生产的矛盾。从综合应对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把农业保险作为应对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基本手段,建立成本保险、收入保险等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自我保障、自我恢复能力。以2019年为例,我省中央和省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7.15亿元,同比增长26.3%,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226亿元,将来这项工作还要加大力度推动。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