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沪滇协作典型案例】上海三地携手,助昭通跑出精彩“接力赛”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1-12-08 11:52:34 【字体:
【字体:

党中央决定调整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不再结对帮扶云南省昭通市,由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普陀区接续帮扶昭通市,三方在推进东西部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中展现出久久为功的精彩事迹。

提高政治站位

交接完美无缝

自2021年4月8日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后,确定了调整结对关系。昭通市和上海市、广东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工作重大意义,把东西部协作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来抓,践行共同富裕的庄严承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调研对接。在今年初,上海市密集派出各类调研组赴昭通市调研,掌握广东帮扶的成效和做法,梳理昭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弱项,为接续推进东西部协作寻找密切结合点。广东省派出调研组赴昭通市开展调研,对需要持续帮扶的产业、教育、健康帮扶等项目进行跟踪,承诺在职教学生、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继续给予昭通支持。昭通市列出帮扶需求清单,三方密切配合,推进昭通巩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为推动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交接井然有序。昭通市与东莞市、中山市于5月7日召开昭通市东西部协作工作交接协商座谈会,签署交接备忘录,“清单式”完成移交工作。上海市政府调研组于5月15日赴昭通市调研,正式结对帮扶昭通市,并于6月24日派驻由27名干部组成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昭通市小组,开启了上海市结对帮扶昭通市的全部工作。昭通市积极担负主体责任,对项目推进、资金管理使用、干部挂职、专技人才选派、产业合作等全面落实后续管理。

久久为功

合力推进产业培育

乡村振兴、区域发展都离不开产业,产业培育一直是昭通发展的短板弱项。

一是不遗余力帮建产业园区。广东省帮扶期间,援建了高原特色产业园区、智慧物流园区、竹产业园区、服装加工、电子元器件加工等产业园区项目。上海市加入帮扶昭通市行列后,着眼推动区域发展大局,聚焦补齐产业园区短板弱项,坚持久久为功,继续给予产业园区发展支持。2022年上海市投入产业园区培育资金达2.5亿元,占上海市级援助资金的45%,而这些产业园区项目都是广东省帮扶期间援建但没有完善的项目,充分体现了上海市落实中央对要求交接工作的要求,有海一样的胸怀。昭通市与东莞市、中山市为赓续友好情谊,均决定签署双方友好城市协议。昭通市对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企业,分别召开2次座谈会和1次推进会,专题研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清单的方式交相关部门和县区解决,目前除政策红线外的所有问题均已解决,确保了企业安心发展、舒心发展。

二是昭阳红、松江情。苹果一直是昭通群众增收的“金果果”。2021沪滇东西部协作交流暨昭通“昭阳红”苹果品牌推介会在上海市举行。根据党中央、上海市的统一部署,未来五年,上海市将持续发挥大流通、大市场的优势,全面打通昭通特色农产品产供销链条,将昭通绿色生态、特色鲜明、品质稳定、竞争力强、辨识度高的区域品牌农产品源源不断地引入上海市,成为受到市民喜爱的“明星产品”。

起步即冲刺

跑出加速度

闵行区、松江区、普陀区加入帮扶昭通市行列仅5个月,东西部双方树立赶超意识,坚持只争朝夕抓落实,全力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

一是对项目实行月调度、月通报。为确保完成项目完工率和资金使用率“两个90%”的目标,昭通市加强对项目跟踪督查,每月收集项目建设进度,定期、不定期实地抽查项目建设情况,要求所有项目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抢抓黄金施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按时完工。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昭通市小组组长亲自抓项目调研,每月20日前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并将情况向市级相关领导通报。

二是实地核查。针对进度较慢、问题困难较大的项目,主动协调县区政府职能部门,通过现场实地沟通、政策信息互通,切实解决问题。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昭通市小组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赴项目实地开展核查督促,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限时解决,对资金到位迟缓问题专项交由市财政局督办。

三是专项推进。昭通市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和部署东西部协作的各项任务,对存在问题的方面交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纳入专项督查内容。挂职干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既“输血”更“造血”,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乡村振兴合作方式,推动帮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目前,东西部各项既定的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主要指标超额完成。

通过东西部双方共同努力,结对关系调整没有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更反映出东西部携手共同富裕的干劲更足。昭通正处在厚积薄发、赶超跨越的发展黄金期,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综合交通等优势和潜力加快积蓄、不断释放。东西部双方携手,聚精会神抓项目,万众一心加油干,一定能推动东西部协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