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工作简报第31期:保山市科技支撑产业兴 白花村变芒果村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       2021-08-23 15:15:38 【字体:
【字体:

在创新“科技+”产业发展模式的推动下,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白花村结合区域优势与国内产业发展情况,促进了芒果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规模效益双提升。现如今白花村芒果种植面积达到17000余亩,实现了从荒山变成青山、从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跨越式发展。据统计,白花村95%以上的经济收入来源于芒果产业,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5367元,是芒果产业发展前的7.6倍,实现了“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完成了就业不出门,致富靠科学的目标。

一、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形势下,云南省整合农科教科技资源成立了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并在省农业科学院的工作基础上针对白花村芒果零星种植、外观差、品质差、商品率低、市场小、价格低、效益差等问题,不断推进芒果的品种改良筛选、果实套袋、抗旱性能、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的技术试验研究工作,最终立足白花村气候条件及区域优势选择了耐旱、耐贮性好、高产稳产、套袋后外观颜色好的芒果品种“帕拉英达”和“圣德隆”作为主栽品种。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同白花村以科技为支撑、支部为纽带、合作社为平台开展合作,推动芒果产业转型升级。

二、强化工作措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打好发展优势产业合作的基础。协助村委会成立隆阳区白花芒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训党员及合作社成员,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有效地把芒果种植户组织起来,将产品推向市场,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矛盾,实现了种植户技术需求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的有效衔接,促进了芒果技术的实际应用。二是积极开展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管理水平。主要采取个别培训与普遍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芒果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芒果种植产业的发展。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效益。积极与销售商沟通,征集销售商对品种、产品质量的需求建议,进一步从技术、种植管理上提升产品质量和品质。邀请国内批发、收购和销售商对芒果品种进行品鉴与市场评估,调整产业发展品种及配套技术,提升芒果产品品质和效益。

三、实行标准生产提升产品竞争力

一是调整上市时间。云南省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芒果课题组即成为该体系的芒果创新团队。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两次率队到白花村进行技术指导,发现主栽的早熟品种“帕拉英达”和“圣德隆”上市时间与广西产品冲突,影响效益。深入研究后,技术体系专家指导村民采用“抹花错时结果技术”,抹去第一批开出的花,留下第二批花投入生产,使上市时间推迟20多天,市价增长50%以上;二是坚持绿色生产。指导村民使用绿色生产技术,施用农家肥不低于四分之三标准,以确保芒果品质;三是规范采摘流程。针对部分农户采摘不规范影响产品品质和产品信誉等问题,水果产业技术体系与白花村村委会共同制定了白花村芒果采收标准,指导农民严格按技术规程采收,有效保障了芒果产品质量,获得了全国销售市场的高度赞誉。

 

相关文件:

云南三农工作简报第31期.pdf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