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云南省乡村振兴专题发布会举行。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肉牛存栏810万头 居全国第一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段绍任介绍,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初步形成。农业基础性地位持续巩固。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末的2055.71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598.91亿元,年均增长5.84 %,由全国第14位提升到第9位,首次进入全国前10。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20年,产量单产双创历史新高。全省肉牛存栏810万头、出栏336万头,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4位。生猪存栏3120万头、出栏3453万头,均居全国第4位。肉类总产量416.04万吨,在全国排名由2015年的第11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7位。
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速,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2018年以来,全省茶叶、花卉、蔬菜、水果等8个重点产业综合产值保持了16%的年均高速增长。蔬菜、花卉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稳步启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深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新载体、新平台加快培育。
云南农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况正在改变,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截至2020年,全省纳入国家目录的家庭农场5万余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万余个,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40家。农产品远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一村一品”专业村镇162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3个。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传统农产品、乡土手工业、家庭老作坊唤醒人们“舌尖上的记忆”“记忆中的乡愁”。
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7%
截至2020年,全省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57.49%,98.5%的乡镇镇区和97.9%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67.2%。创建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村300个,评定省、市、县级美丽村庄1647个。
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7.4%,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7%,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2%。
全省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邮,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行政村4G网络100%覆盖。建成覆盖96个县、993个乡镇、6433个村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2020年,全省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15.52万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2元、同比增长7.9%。
将新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关键。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建设乡村产业集聚区。2021年,将制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管理办法,新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个以上,新认定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00个以上,确认一批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启动建设国家级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将引导各地培育一批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形成“四级联动”发展格局。实施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项目,创建一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研学科考、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认定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在全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
省扶贫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宁亚宁表示,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和帮扶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促进全省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客观需要。“十四五”期间,云南将在全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即建设100个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建设1000个乡村风貌特色化、产业发展专业化、生活品质现代化的精品示范村;建设10000个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做到1县有1个以上示范乡镇(脱贫县必须在列)、1个乡村有1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个行政村有1个以上美丽村庄(脱贫村必须在列),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