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红河学院助金平山村娃圆了“大学梦”
来源:云南日报       2021-08-20 09:22:23 【字体:
【字体:

“感谢党委、政府,感谢红河学院的老师们,在我家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拉了我们一把,让儿子得以实现大学梦。”拿着送达家中的河海大学录取通知书,赵万成父亲赵付保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全镇已经好几年都没出过600分以上的学生了,赵万成同学没有辜负给予他帮助的所有人。”一旁的金河镇党委书记黎正和同样感触良多。

赵万成是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河镇闸门村委会村民,自幼学习成绩良好。5年前,因家里姐姐正在上学,家庭条件困难入不敷出,正就读初中的他萌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

“脱贫攻坚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赵万成同学学习成绩不错,但因家庭贫困难以继续完成学业。”红河学院体育学院教师、闸门村原驻村队员刘锐介绍说,在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后,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各项资源,努力解决赵万成的学费问题。

“扶贫更要扶‘智’,扶‘今天’也要扶‘明天’,我2016年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也就是在这时赵万成家和我结成了‘亲家’,当听到孩子想放弃学业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难过。”挂包帮扶赵付保家的红河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刘海青说,在尽可能帮助他们度过眼前困难的同时,他也不断鼓励赵万成同学一定要坚持学习。

在外界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赵万成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高中时期,赵万成一如既往鞭策自己刻苦学习,最终以理科601分的成绩被河海大学水务工程专业录取。

帮扶赵万成的事例,只是红河学院真心帮扶闸门村的一个缩影。脱贫攻坚以来,红河学院先后向闸门村委会选派了驻村工作队员共计27名、帮扶挂联干部110余人,该校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通过师资培训、顶岗支教和图书资源帮扶等3个方面对金平县全面实施教育帮扶工作,为边疆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金平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金平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陈云锋表示,红河学院的帮扶不但极大地帮助全县特别是边远山区学校解决了师资紧缺难题,同时开放学院图书馆180万册电子图书资源库等措施,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下一步,红河学院还将充分利用学校各方面资源,在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与金河镇开展深度合作交流,并聚焦贫困户稳定增收核心任务,确保农户收入稳定,切实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记者 黄翘楚)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