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宗海七甸街道松茂社区,樱桃种植户王平凤家门口有一棵30年树龄的“树王”,冠幅五六米,每年4月下旬盛果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娇艳欲滴。一棵树龄5年左右的樱桃树每年产量约20公斤,30年“树王”的产量能到达约80公斤。今年,王平凤家的10亩樱桃园大丰收,不仅产量高,而且卖得好,产值近6万元。“来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我们的樱桃不愁卖了。”王平凤高兴地说。
20世纪90年代,一个叫晋荣金的松茂村民外出打工,带回第一颗樱桃种子,如今他也是松茂最大的樱桃种植户。王平凤回忆,老一辈刚开始就是在路边种一两棵,“2006年修了路,来摘樱桃的人多了,就种到了几十棵,然后樱桃树的面积一年比一年翻倍。”
樱桃种植具有投入成本低、产值高的特点。“抗病毒性强,施点农家肥就行。”王平凤说。松茂种植樱桃的农户越来越多。到今年,面积已达2500亩,樱桃成为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5岁就吃着樱桃长大的晋东旭,担任松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后意识到,粗放式发展并非长远之计。七甸、松茂的樱桃品质有口皆碑,但游客越来越注重采摘体验,好的配套必不可少。今年,社区牵头,以樱桃采摘为主题开展乡村旅游大改造。首先,修建了两个40亩的停车场,大大改善了以往停车难、道路拥堵的问题;配套完善了旅游公厕;修建了樱桃旅游小镇,小镇上有固定的商铺,还有小吃摊,农户卖特色小吃又多了一笔收入。
游客都看到了松茂的变化,口口相传又带来了新的客人。正如王平凤所说,今年樱桃“不愁卖”,也卖上了好价钱。据统计,今年松茂樱桃种植户平均收入达到6000元/亩,整个社区樱桃种植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
事实上,松茂志在以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的大事业。收入多了,生活环境也得变一变,新乡村得有新面貌。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松茂今年开展了59户新农村建设。一条街连着樱桃旅游小镇,街道两边建筑外观统一,路面干净整洁。
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松茂社区党总支创新实施公示制度。对卫生不合格家庭户,通过短信或书面提醒,超期未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将评定为“差”,交纳环卫公益金;对环境卫生评定为“好”的家庭户,将从环卫公益金中给予表彰奖励。晋东旭说:“惩罚和奖励都不是目的,关键是让居民都有了主人翁意识。”
松茂的改变和发展也获得了肯定,先后获得昆明市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等荣誉;今年,松茂社区党总支被评为昆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典范。(记者 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