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决策部署,对标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工作,全省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业农村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51.82亿元,同比增长10.4%,总产值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其中,种植业增长8.1%、牧业增长15.3%、渔业增长2.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3870.17亿元,同比增长8.4%,分别居全国第10位、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7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农业农村投资增长37%。
二是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930.3万吨,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首次跃上1900万吨大关。全省投入资金56.13亿元建设480万亩高标准农田。生猪生产全面恢复,禽肉、禽蛋、牛奶等产品稳定增长,猪牛羊禽肉产量486.75万吨,居全国第6位。蔬菜产量2753.51万吨,水果产量1124.32万吨,“菜篮子、果盘子”产品品类丰富,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三是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建设“一平台、三机制”,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全覆盖。投入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243.9亿元,倾斜支持57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2.44万人。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
四是高原特色农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增幅超过12%,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有效认证数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7位。茶叶、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核桃、澳洲坚果、中材等产业面积和产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甘蔗种植面积、产量保持全国第2位;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1位、第13位,生猪、肉牛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肉牛存栏居全国第1位。
五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大力实施“一二三”行动,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对绿色食品重点产业进行全链条扶持。完成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和20个特色县培育,认定1888个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直采基地174个,开展首批2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新增国家级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和肉牛产业示范园项目各1个。茶叶全产业链重点链纳入全国名单,蒙自市水果、文山市三七分别进入全国水果、中药材全产业链典型县名单。新增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528个。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户,总数达58户,省级龙头企业增加至1021户,成为绿色食品重点产业主力军。202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9万多亿元。
六是农业绿色生态转型加快推进。出台农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编制九大高原湖泊农业绿色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各流域分湖施策,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设2.28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示范区,在28个县实施种养循环农业项目,在40个县开展150万亩耕地轮作制度试点,完成1031.2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推进滇池环湖路临湖一侧蔬菜、花卉退出种植。实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7%以上。持续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
七是乡村振兴全面推开。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构建,启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示范乡镇、精品村、美丽村庄,新增1个国家级肉牛产业集群项目,9个乡镇列入国家产业强镇,15个村镇入围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评定美丽村庄1053个。制定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开展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打好种业翻身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争取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5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4.5万台(套),补贴受益农户11.6万元,带动投入社会资金13.3亿元。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农村“厕所革命”,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村“厕所革命”奖补资金11.65亿元,改造建设农村卫生户厕50.66万座,常住户100户以上自然村、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和赤水河流域自然村卫生公厕5941座。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和文明乡风建设,3个试点县基本完成了试点任务,33个村镇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名单。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4条休闲旅游精品路线获农业农村部推荐发布,景洪市、罗平县获认全国休闲农业重点示范县。
八是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昆明市晋宁区完成7个乡镇2.23万户农户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任务,探索出继续延包、分户承包、互换承包、退出承包、重新发包等有效路径。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基本建立宅基地联审联管机制。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核实集体账面资产2339亿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3890余万人,已量化集体账面资产734亿元、发放股权证591万本,登记赋码成立9169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29个县全部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挂牌、编制锁定。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持续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
2022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