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逸尘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投入,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建议》的提案(第12050191号),已交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一)提高站位,全面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一是持续高位推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多次研究、亲自部署,特别是省长王予波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与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一体研究部署、一体督办推进,出席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为当前和下步重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强化政策支撑保障。研究起草了《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十四五”期间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印发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意见和农村卫生旱厕建设技术指南等系列文件,为各地因地制宜、分类规范推进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三是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建立健全调度、指导、调研机制,采取视频随机调度和实地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工作,开展视频调度会4次,现场指导7次,向各州(市)通报工作进展情况7次。坚持推行“红黑榜”制、积分奖励制等,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021年,我省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分别在全国村庄清洁行动视频会、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现场推进会、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二)质量为先,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一是深入开展摸底调研。组织18批(次)工作组深入到69个县(市、区)、138个乡镇(街道)、552个自然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随机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二是稳步推进厕所改建。2021年全省共改建农村户厕50.66万座、公厕5841座,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三是全面摸排整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按照立行立改要求,对所有已建农村厕所的问题进行全面摸排整改。针对进展慢的部分州(市),深入实地现场指导。四是加强资金监管。全面梳理农村厕所奖补资金使用情况,通报各地资金执行进度,指导各地加快资金执行进度,统筹用好资金。会同省财政厅修订《云南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十四五”时期农村改厕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厕所改造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提高改造建设质量。
(三)统筹协调,接续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一是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编制《云南省“十四五”乡村建设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工作重点和目标。编制农村小型垃圾热解站相关技术指南和地方标准。强化数据支撑,组织各地录入1373个乡镇、1.34万个行政村和12.9万个农村生活垃圾、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治理信息。派出60个明察暗访组,对112个县(市、区)“清垃圾”等行动开展明察暗访,并督促整改。二是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九大高原湖泊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赤水河为重点的长江流域纳入优先治理区域,加快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已建处理设施的运行管护。印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意见、治理模式和技术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召开全省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工作。印发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和审查要点,指导各县(市、区)完成规划编制实施。三是有力推动村庄规划编制。省级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泛动员国家公职人员回家乡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印发实施《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云南省县域村庄布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标准规范,指导村庄规划编制,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四是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分阶段分季节压茬推进村庄清洁行动,以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村庄环境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拓展深化村庄清洁行动内容,明显改善环境卫生,有效阻断疾病传播途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五是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评定。评定出2021年度美丽村庄1053个,其中省级116个、州(市)级431个、县级506个,覆盖自然村8611个。
二、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情况
(一)总体资金投入情况。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精神,省财政厅积极筹措资金,2021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63.89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厕所改建、农村垃圾处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污水治理及水源地保护、农村公益事业、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农村“四好”公路等方面,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同时,建议各地按照整合资金原则上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选择的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完成必要的项目前期工作,明确建设内容、投资概算、预期绩效目标、实施期限等内容,对照入库要求,按程序申报入库,争取纳入脱贫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予以支持。
(二)农村厕所革命资金投入情况。据全国农村厕所革命现场会议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2021年共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财政奖补资金11.65亿元,重点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流域、赤水河流域农村厕所改造建设。2022年已下达中央和省级农村厕所改造建设专项资金7.38亿元。
(三)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资金投入情况。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精神,省级财政紧盯目标任务,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农村“两污”处理。2021年争取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02亿元投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支持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6亿元,支持全省8个县(市、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重点用于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根据财政部等11部委印发《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脱贫县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需要,可以按规定将整合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等小型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2021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一)化肥农药减量方面。一是统筹谋划抓减量。制定印发《云南省2021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云南省2021年推进化肥减量化工作要点》《云南省2021年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要点》《关于做好科学施肥用药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年度减量化工作目标、重点和要求。二是技术支撑抓减量。举办7次测土配方施肥农企对接座谈会,成立张福锁院士为团长云南省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服务团,与云天化集团签订测土配方施肥合作协议,切实把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做实。截至目前,组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等减肥技术培训700余期、7.6万余人次;开展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等农药减量技术培训2184期、14.99万人次。三是示范引领抓减量。安排中央农业发展专项资金2.49亿元实施150万亩耕地轮作试点和15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安排省级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69亿元建设化肥农药减量示范55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18.6万亩、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3.5万亩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277个;积极争取资金2.8亿元,建设28个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切实用真金白银推动措施落地,引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制定印发《2021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要点》,指导规模养殖场签订粪肥还田协议,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强化粪肥还田利用。2021年7月16日,在曲靖市麒麟区召开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明确要高水平推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为重点,统筹散养畜禽粪污收集,实现就近就地还田利用。二是重点排查整治。重点排查饮用水周边、江河等重点区域畜禽养殖粪污收集、处理能力,气味扰民等污染隐患,找准污染源头,逐一开展整治,确保已整改完成的问题不再反弹,同类问题不再重复出现。
(三)废旧农膜回收方面。宣传贯彻好《农用薄膜管理办法》,落实好《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农用薄膜管理工作。持续紧盯烟草、甘蔗、橡胶等重点作物,紧盯“九湖”流域等重点区域,指导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逐步建立回收网络体系,建立较为完整的回收台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印发《云南省“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建立全省秸秆资源台账,发布12项主推技术,安排中央资金5871万元,在19个县(市、区)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的重点任务,会同财政、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研究健全完善政策,强化各项措施,不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一)坚守底线抓整治提升。进一步发动群众,清理院落、圈舍杂物,清除房前屋后杂草,清扫畜禽粪便,拆除残垣断壁等,确保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二)典型示范抓整治提升。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树立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庄,引领带动全域整治提升。
(三)健全机制抓整治提升。坚持建管并重,推动各地做好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等运行维护,进一步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村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
附件:1.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2.建议提案面商登记表
3.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清单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5月13日
相关附件:
(拟稿人:尹橙彤 审核人:董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