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对政协云南省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14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2-06-14 16:57:00 【字体:
【字体:

刘寒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第12050114号)交我们办理,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2022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为了脱贫户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抓好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稳政策、强举措、抓调度、解难题,取得显著成效,截至5月25日,全省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转移就业338.79 万人,较2021年增长5个百分点,完成人社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6.5%,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目标;一季度,全省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0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4元,增长9%,对增收的贡献达51.8%,拉动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为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工作情况

(一)完善机制,推动培训就业全覆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即将印发《云南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2022—2024年)》,提出提升劳动力技能增收一批。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重要举措,完善统筹机制,强化资源供给,突出实训实作,做到"应培尽培、能培尽培",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拥有“一技之长”。工作机制上,县级建立由党委和政府牵头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六统一”工作机制,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培训计划、统一资金使用、统一培训资源、统一认定培训机构、统一技能资格认定,全面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科技、乡村振兴等部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形成聚合效益。响应机制上,综合运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发挥"云南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作用,开发培训、就业帮扶功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帮得实、帮得稳。培训机制上,紧密结合培训对象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采取"培训+上岗"、“孵化式”、“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开展个性化、灵活性的实作培训和以工代训。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不简单以接受培训时间长短、培训次数评价培训效果,防止培训与实际需求脱节。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确保经过培训后有就业意愿的100%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职业技能认定,就业率达到90%以上。确保“两后生”90%以上接受职业教育,完成职业教育的“两后生”90%以上实现稳定就业。

(二)精准施策,提高培训质量。一是需求精准。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培训工种专业开展进一步精准识别,掌握培训者的基础信息,确定技能培训对象,摸清培训需求,确保培训的精准。二是政策精准。将人社、农业农村、科技、工会等多部门的各类补贴培训项目进行整合,实行培训计划、项目、资金、实施、信息和评估的统筹,强化订单、定向、定岗培训,进一步提升职业培训的效果。三是措施精准。全面放开培训市场,按照“缺什么技能补什么”“需要什么技能培训什么”的原则,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技能培训工作。四是加强资金保障。全省就业补助资金坚持向就业培训工作倾斜,分配给贫困地区的资金连年递增,明确了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不低于15%的要求。2019年至2021年,全省明确安排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28亿元,持续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五是加强就业保障。把开展培训和培训后的就业率纳入绩效考核,使技能培训与就业紧密衔接,在全国叫响了"丘北纺织工""巍山乡厨"鹤庆银匠"等技能型的劳务品牌,带动就业24.96万人。

(三)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脱贫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一是持续加大发展技工教育力度,积极落实相应资助政策。对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给予助学金、免学费资助,做到应补尽补、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支持鼓励州(市)、县设立技工院校,积极督促技工院校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引导有意愿就读技工院校的劳动者应读尽读。二是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进村入户,送技上门,入乡办班,了解掌握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鼓励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技能培训,采取定岗、订单式培训,加强农村劳动力和易地搬迁人员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贴标准目录的指导作用。根据农村劳动力就业需求、培训意愿,科学设置培训的项目、班次、时长,使培训项目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契合,与当地产业发展实际相统一,与群众就业增收的美好愿望相适应。2021年,新增120多个补贴培训工种,总工种数达到818个,紧贴云南产业发展需要、市场用工需求和巩固脱贫攻坚实际,下达农村劳动力培训20万人次计划,全省累计培训农村转移劳动者27万余人次,培训脱贫人口33万余人次。

二、下步打算

(一)认真落实好《云南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2022—2024年)》。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为了脱贫户增收作为工作重点,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全省每年计划培训60万以上脱贫劳动力,确保培训后每人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职业技能认定,就业率达90%以上。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亿元支持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就业增收。对脱贫人口安排公益岗位,开展生产经营和劳动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脱贫家庭安排"雨露计划"补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支持,推动落实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上一年度进城落户人口数量。

(二)着力构建云南省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体系。以服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八大产业为目标,结合云南省"一县一业"的产业布局,构建"中(中职)—高(高职)—本(职教本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中职学校锚定县域经济和区域产业布局,开办满足当地乡村人才需求的专业;高职院校瞄准八大产业,结合各校特色和优势分散布点,与对口中职院校建立联合办学关系;应用型本科聚焦更高层次或新技术延伸,开展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产业学院—县域分院——乡镇教学点一村级网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联合龙头企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牵头组建专业程度较高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中职学校聚合当地企业资源,按照县域产业规划布局,对接专业相关的高职院校,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县级分院;依托各地企业,借助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条件适合的乡镇设置教学点,承担部分实训教学任务;以产业学院牵头,建设云南省乡村振兴网络教学平台,通过互联网设立村级网校,用网课的形式实现人才振兴培养的全覆盖。

(三)提升职业院校培训能力。整合各类乡村振兴培训项目资源,将职业院校纳入各类培训的实施主体名录,按照相关规定争取各类培训项目。出台政策引导社会培训机构与职业院校对接融合,共同建设“资源库”,共同承担培训项目,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赋能;鼓励职业院校具备资质的师资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承担培训讲师的工作。建立省级乡村振兴培训师资库,面向全省遴选1000名乡村振兴培训师资入库。将农民职业培训纳入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系统化的涉农培训,让农村职业教育成为“农民受欢迎的教育”,让农村人才真正“留得住”。

(四)多途径提升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继续推进高职扩招,通过弹性学制和线上线下教学,推动农村人才学历提升和技能培养;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在人才振兴中的运用,按照"生产学习交替、教学实践结合、企业加农户搞生产、学校加农民提素质"的模式,在产业链上开展人才培养。二是夯实中职学校在"中——高—本"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出台政策支持中职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定出台职教本科、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对口帮扶”制度,充分发挥职教本科、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优势,支持中职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招生吸引力。三是支持中职学校在产业振兴中发挥作用。面向中职学校开展调研,研究制定中职学校面向当地农村的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经费支持政策,探索“全日制+弹性学制”的办学模式。以当地产业为基础,在产业链上形成延展,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开展“县域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中职院校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优质企业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2年6月14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