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云南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振兴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9-06 08:50:28 【字体:
【字体:

9月5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取得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云南篇章。近年来,我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10年来,云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我省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以上率下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解决,百万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精准扶贫方略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五查五看三评四定”和“七步法”精准识贫、“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成效查验机制、财政涉农资金省级源头整合、贫困县退出省级前置评估,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49元提高到2021年的13027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785元提高到2021年的12267元,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群众的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省8502个贫困村实现100%通硬化路、通动力电、光纤网络全覆盖。

构建“党政主责、部门同责、干部主帮、社会全面参与、群众主体”的大扶贫格局。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推动干部尽锐出战,派出驻村工作队员24.44万人、第一书记5.81万人,广大扶贫干部以“5+2”“白+黑”的工作常态践行“贫困不除不罢休、不获全胜不收兵”的铮铮誓言。53家中央定点扶贫单位投入资金234亿元助力脱贫工作。同时,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创办“农民夜校”“讲习所”等。

迈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新阶段,我省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巩固脱贫成果的责任,建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的“双组长、双办公室、双月调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政策、工作、责任落细落实。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体系。建设“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将民政、教育、住建、医保等7部门15个救助服务事项纳入其中,让困难群众“找政府”无障碍。强化干部定期入户排查、行业部门常态化监测筛查,实现“政府找”无死角。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问题清单,对监测对象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确定的防返贫监测线为7000元,1.63万支工作队、22.04万名干部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大排查,入户核查484.86万户。

明确把一切为了脱贫户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鲜明工作导向。出台实施《云南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促进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建立全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收入变化、增收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按月分析、按季监测、适时调度”,有针对性地制定2022年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抗疫增收9条措施,开展了5期疫情影响脱贫成果工作调度。目前,从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和调研情况来看,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势较好。

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义务教育方面,完善“双线四级”责任体系和多部门联控联保责任机制,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基本医疗方面,将监测对象全部纳入参保资助范围,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83.6%,36种大病患者救治率99.5%。住房安全方面,开工农房抗震改造6万户,竣工3.4万户、竣工率42.9%。饮水安全方面,完成供水工程34项,解决中度干旱条件下应急供水2.1万人,同步提升供水10.5万人。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抓实就业帮扶和帮扶车间建设,不断完善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社会管理,促进搬迁脱贫人口稳得住、能融入、有发展、能致富。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发力。对27个国家级、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从财政、金融、土地等15个方面予以支持,做到领导力量、资源配置、帮扶力量、帮扶资金“四个倾斜”。编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有效衔接实施方案,今年安排国家级重点县衔接资金114.56亿元、省级重点县44.57亿元,集中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记者:王淑娟)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