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洒渔苹果产值占昭通苹果产业综合产值的四分之一——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2-16 09:26:46 【字体:
【字体:

2021年,昭通市昭阳区洒渔镇苹果产值达25亿元,占昭通苹果产业综合产值的四分之一。目前,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13.1万亩,已投产11万亩,产量达40万吨,苹果产业已成为洒渔果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该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级旅游扶贫示范镇,并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荣誉称号。

改革破题 苹果产销两旺

昭阳区洒渔镇有80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品种老化、管理粗放等问题是当地党委、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洒渔镇党委书记崔汝山介绍:“通过采取‘五化’‘五新’措施,做优苹果,提升品牌化打造新标准;防治结合,抓实技术化管理新常态;龙头带动,引领规模化种植新模式;集散交易,融合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互联互通,开启电商化销售新篇章,让苹果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目前,该镇苹果品种有松本井、神砂、昭锦108、新世纪等,早、中、晚熟苹果相继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洒渔镇苹果交易市场占地2.3平方公里,日均人流量达两万人以上,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集散中心。崔汝山说:“去年以来,苹果线上销售已占整个市场销量的40%,并有逐步上升的趋势。采摘期每天发货量约340吨,高峰时期可达570吨。通过电商销售,售价比线下高30%以上。”

市场里涵盖苹果包装、仓储、物流等多个行业,集商贸、服务于一体,年生产总值突破两亿元,入驻电商超过30家,在电商平台销售苹果的商户达500余家,还进驻了多家快递公司。眼下,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项目已启动建设,快递物流可发往全国各地。

党建引领 铺就致富路

近年来,洒渔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成10个党总支、62个党支部规范化创建工作,创建示范党总支2个、示范党支部18个;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将一批年富力强、敢闯敢干、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采取党支部+N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做大做强苹果产业,通过跨村联办、抱团发展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眼下,洒渔镇9个村的集体经济年收益均已突破2万元。其中,大桥村村集体经济收益已达到100万元。

2016年以来,总投资6000万元的建制镇示范试点建设全面完成;总长2.6公里的苹果产业大道成为洒渔镇的新干道;建成投用的6公里果园网红路成为集生产功能与休闲旅游、健身娱乐于一体的致富路。

专家支招 提升产业竞争力

秦梦是土生土长的洒渔人。多年来,他潜心研究苹果产业,成长为昭通市“鲲鹏计划”中青年拔尖人才、高级农艺师,果农们亲切地称他为昭通最接地气的苹果专家。

2019年9月以来,秦梦到洒渔镇、旧圃镇、永丰镇等地,联合几家合作公司开展专题培训,共举办专题讲座41期,培训果农近3000人次。2021年,秦梦带领农技人员推广昭通苹果高原生态化栽培技术,推广果园自然生草和无袋化栽培10万亩,尽量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推广增施有机肥,逐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老果园标准化改造、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等方面,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苹果高原生态化栽培之路。他带领的专家服务站为昭通天瑞、东达、天锦等公司及一些合作社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

2016年3月才开始种植苹果的天瑞公司经过努力,如今成为昭通高原生态化栽培的典型。2021年底,该公司苹果产量达到2000吨,实现产值900多万元。(通讯员:吕翼)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