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黑荞母社区西合园居民小组的村民薛胜刚正忙着采收满天星,这是种像星星一样的花卉,能带给他不错的收益。现在,西合园居民小组满天星、康乃馨等花卉的种植面积已超过800亩,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与西合园居民小组同属一个社区的黑荞母居民小组,则大力发展多肉产业,种植面积超过400亩,种植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黑荞母社区底力居民小组正大力发展盆栽海棠等城市景观型花卉种植,每年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不少收入。
“10年前的黑荞母社区是西山区精准扶贫对象。自从引入花卉产业,社区实现了精准脱贫。”西山区碧鸡街道黑荞母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赵雯说。
流转土地种鲜花
从昆明驾车出发,经高海高速路到西华收费站出,再经安宁市的乡道慢行10分钟,即可到达黑荞母社区。
“黑荞母社区,曾经是碧鸡街道最穷的地方之一。”西山区碧鸡街道宣传委员扶晓霞说,为了让黑荞母社区精准脱贫,街道和社区四处“取经”,最终选择发展花卉种植产业。
赵雯介绍,2017年,社区党总支抓住国家扶贫政策和土地流转的政策机遇展开工作,最终西合园居民小组将627.94亩土地流转给昆明美坝科技有限公司用于花卉种植。走上了“党建+土地集中流转+农户+花卉”的特色发展之路。
农民有了增收渠道,企业有了发展空间。西合园居民小组有了“美丽产业”,有了“造血”的功能,还带动贫困户参与现代农业产业,精准脱贫得以实现。
在西合园精准脱贫实现的同时,化底力小组也自发加入“美丽产业”中,很多村民开始种起了花。
到2019年,黑荞母社区的鲜花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黑荞母不仅实现了精准脱贫,还一步步走向致富之路。
以花为媒奔小康
“村民富起来了,村庄也应该美起来,不能一直是灰头土脸的样子。”这是精准脱贫后,黑荞母社区党总支的共识。
为此,黑荞母社区依托地理优势和气候特点,立足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探索花卉产业+乡村旅游新模式,以“党建+花卉旅游+一村一园”发展思路,打造“美丽党建+花卉旅游+一村一园”党建品牌,通过引进花卉种植企业和乡村旅游企业,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目前,社区有花卉种植龙头企业5家,花卉种植面积1400余亩,品类繁多。社区还通过与企业联动,开展花卉种植、插花等培训活动,引导农户积极探索永生花等延伸鲜花产业链。社区已引进和培育永生花制作企业4家,让当地的鲜花产业链越来越长。
在延伸鲜花产业链的同时,黑荞母社区还依托小人国景区、自耕农庄、香草芳林等旅游企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黑荞母社区乡村旅游正在兴起,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达15000元,真正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赵书勇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