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推进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提高耕地质量,改善耕种条件,增加农民收入,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
白河镇大水村土地整治航拍。(2022年7月8日摄)
炎炎夏日,屏边县白河镇大水村委会旁的“梯田”里,村民们顶着太阳正在栽种水稻,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因栽种香蕉、菠萝易造成水土流失、发展不景气的“撂荒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屏边县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通过平整土地形成台地,修缮基础设施,耕种水稻、玉米、小麦、甘蔗等粮食作物,让曾经无生气的“撂荒地”有了绿色,慢慢恢复生机。
农民插秧中。(2022年7月7日摄)
说起土地整治,白河镇大水村党总支副书记杨文生满脸喜悦:“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耕种场景了,这次土地整治项目覆盖了我们大水村的13个自然村,公路修通形成公路网,减少了运输成本,水渠也直接通到地里,以前的荒地开始种粮食,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
白河镇大水村土地整治航拍。(2022年7月8日摄)
白河镇优先在大水、热水村委会实施了土地整治相关项目,就当前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截至目前,白河镇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4000余亩,其中水田有1500余亩,修建生产道路120公里,完善水网沟渠灌溉设施,耕地保护粮食耕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白河镇大水村土地整治航拍。(2022年7月8日摄)
白河镇土地整治项目只是屏边县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一个缩影。屏边县还组建工作专班,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了土地平整、灌排沟渠(管道)、蓄水设施、道路边沟、农田防护及生态修复等问题。近年来,屏边县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共实施了4个增减挂钩项目,3个占补平衡项目,4个提质改造项目,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屏边县新增耕地5000余亩。
白河镇大水村土地整治航拍。(2022年7月8日摄)
下一步,屏边县将从增加耕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质量以及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个方面继续下功夫,以保量增质为目的,以种粮富农为目标,加大耕地保护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提高耕地产出率,构建田成块、水相连、渠成网、路相通的农田格局,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助农增收。(牛艺桦 李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