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2年云南省玉米病虫害当前发生趋势预报
来源:云南省植保植检站       2022-07-05 18:19:56 【字体:
【字体:

近期,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组织有关推广单位专家,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2年云南省玉米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400万亩次(不含草地贪夜蛾)。

一、发生动态

截至6月29日,2022年我省玉米病虫害发生面积217.91万亩,为近10年同期最大发生年份,总体发生程度属中等发生年份。

玉米大斑病:发生面积为10.28万亩,为近5年同期第2大发生年份,较上年同期增1.45万亩,平均病株率分别为8.4%,比上年增加7.69%,平均病叶率8.3%,比上年减少27.8%。

玉米小斑病:发生面积8.29万亩,为近5年同期第3大发生年份,较上年同期增3.98万亩,平均病株率6.3%,比上年增加14.5%,平均病叶率5.2%,比上年减少20%。

玉米锈病:发生面积54.82万亩,为近5年同期最大发生年份,比上年同期增37.83万亩,平均病株率为12.3%,比上年增加167.4%,平均病叶率为7.5%,比上年增加70.45%。

玉米蚜虫:发生面积34.5万亩,为近5年同期第3大发生年份,比上年减少6.91万亩,平均百株虫量806.5头,比上年减少3.29%。

二代粘虫:发生面积46.03万亩,为近5年同期最大发生年份,比上年增加31.69万亩,平均百株虫量6.1头,比上年减少20.7%。

玉米螟:发生面积44.5万亩,为近10年同期第2大发生年份,比上年增加4.6万亩,平均百株虫量1.8头,比上年减少73.1%。

二、趋势预报

(一)虫害

玉米螟:全省总体中等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60万亩次。

二代粘虫:全省总体中等偏轻发生,局部区域重发,预计发生面积165万亩次。

玉米蚜虫:全省总体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90万亩次。

地下害虫:全省总体中等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二)病害

玉米大、小斑病:全省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区域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60万亩。

玉米锈病:全省总体中等发生,滇北局部区域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50万亩。

玉米白斑病:全省总体中等发生,滇南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20万亩。

三、预测依据

(一)大部地区害虫冬前基数偏低

粘虫:昭通市镇雄县监测点总诱虫量比2008—2020年均值增加119.38%,曲靖市会泽县减少34.9%。2022年5至6月诱蛾量,会泽县、镇雄县分别为47头、129头,同比分别减少69.67%、52.04%。

玉米螟:冬后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量,继续保持较低水平。其中,兰坪、景东、马关为5-7头,芒市、祥云、元江为2-4头。与2017—2020年均值比较,景东增加8.7%,马关、芒市、祥云、元江地区减少4%-52%。

(二)玉米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施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我省玉米种植广泛,种植结构复杂,一年四季均有玉米种植,为虫害提供了丰富的寄主植物;长期连作等栽培措施,均有利于病虫源积累;主栽品种对大斑病、锈病、白病等病害抗性较差,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三)夏季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据省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接近或偏高,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对大部分病虫发生有利,对锈病等流行性病害重发可能性较大。(拟稿人:韩忠良 审核人:朱美斌)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