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海拔高、气候冷凉,具有马铃薯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目前,马铃薯已成为全县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涉及农户最多的一种主要农作物,直接关系到全县农民温饱、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马铃薯产业是提高县域发展能力的根本举措。
2020年,通过沪滇协作机制,上海杨浦投入帮扶资金700万元,在宁蒗县大兴镇拉都河村实施马铃薯原种基地建设(扶贫车间)项目,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以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当地农户收益。为助推全县“一县一业”马铃薯产业向高标准、深层次发展,2022年,沪滇协作共投入2700万元用于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其中,投入700万元在拉都河村实施马铃薯原原种快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形成高标准化的马铃薯脱毒苗、原原种快繁中心;在永宁镇温泉村投入2000万元实施马铃薯种薯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实现种薯智能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
借助沪滇协作专项资金,宁蒗县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逐步加大对马铃薯种薯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力度,采用“项目帮扶+龙头企业+村级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全力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使“最美彝乡”马铃薯种薯品牌愈加耀眼夺目。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
高寒冷凉虽然限制了很多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海拔较高、紫外线强、空气土壤洁净、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传播途径少,宁蒗马铃薯产业发展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品质好、退化慢,适宜生产的面积可达10万亩以上,加之该产业农户参与度高,为打造优质马铃薯种薯产业新高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县立足资源优势先后引进四川福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丽江英茂种业有限公司2家种薯生产企业,分别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脱贫户)”模式,目前以烂泥箐乡、跑马坪乡、蝉战河乡、永宁镇4个乡(镇)为核心区自建及带动农户开展原种、一级种扩繁基地建设,通过租赁土地、带动种植、基地务工的方式带动275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全县9000多户脱贫户从中实现了增收;马铃薯商品率从过去的15%左右提高到现在的65%以上,实现了从主要口粮的“温饱薯”到生产销售“致富薯”的华丽转变。
科技创新助力,产量再创新高
2022年是宁蒗“一县一业”马铃薯(种薯)示范县创建的第一年。通过上海杨浦的资金支持与国家科技特派团云南宁蒗团成员的精心指导,宁蒗县马铃薯(种薯)产业示范基地(宁蒗县种子管理站和云南英茂集团有限公司在宁蒗县红桥镇小坪子村实施的马铃薯种薯高产攻关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月底,丽江市农业农村部门邀请数十位行业专家对基地进行实收测产。专家组对540亩示范基地进行全田观摩,抽测了农户高产攻关田块,品种为丽薯6号一级种,实收鲜薯4896.4千克,折亩产鲜薯4345千克,打破了2019年在烂泥箐乡牦牛坪最高单产4073.6千克的纪录,又一次创造了宁蒗马铃薯亩产历史最高纪录。借助沪滇协作马铃薯试管苗脱毒中心、培育室、原种生产基地及种薯繁育基地,2022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2万亩,其中种薯10.5万亩(原种0.77万亩,一、二级种薯9.73万亩),生产原原种3000万粒。宁蒗产脱毒种薯代次清晰、制种流程严谨、种薯纯度高、质量上好,获得行业认可,深受市场青睐,种薯供不应求。
引进龙头企业,壮大种薯产业
引入云南英茂集团以来,宁蒗先后在跑马坪乡和蝉战河乡建立起两个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2022年永宁镇温泉村委会的马铃薯种薯全产业链项目投产后,宁蒗年产组培苗达1000万株、原原种达5000万粒。在沪滇协作机制的引导下,四川福特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进驻宁蒗,投资2000万元并购宁蒗县佳禾种子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运行模式,采用“良种+良法+适配农机”的配套方法,流转牦牛坪土地筹建标准化种薯核心基地,建设优质原种基地6700亩、一级种薯基地4160亩、优质商品薯1200亩,辐射带动6个乡(镇)1178户(其中脱贫户718户)农户实现增收2850.4万元,户均增收达2.42万元。同时,辐射宁蒗县蝉战河乡、永宁坪乡、红桥镇、宁利乡、西布河乡,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黄山街道,古城区七河乡,永胜县羊坪彝族乡等20个乡(镇),总面积达2万亩,涉及农户3000户,其中贫困户1000户以上,创造产值60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