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宜良县全面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基地提升、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实现种质资源有保护、品种创新有突破、企业壮大有亮点、安全供种有保障、市场净化有作为,为粮食安全提供了“芯”保障、为全省乡村振兴添加了“芯”动能。
一、优布局,稳固种业强县“基本盘”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五化”要求,培育一批专业制种生产型企业,推进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统筹布局区域特色种子种苗制繁种基地。一是建成以粮食种子为主导的种业园区。建成占地245亩的种子加工“园中园”,引进13家种子企业,年生产加工粮食种子能力达2262万公斤、销售种子2251万公斤,在西南片区形成一定产业聚集效应。二是稳固以优质畜禽渔业资源为特色的种业矩阵。建成省级麻鸭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创建成云南省麻鸭产业“一县一业”特色县;建成云南省规模最大、保护物种最多的土著鱼养殖基地,被认定为云南省鱇浪鱼原种场。萨能、云上黑山羊、阿尔卑斯3个山羊品种保有量居全国第6,被确定为云南省奶山羊种业基地。三是抢占全国苗木花卉种业新高地。立足全国最大三角梅产销基地的优势,打造“中国三角梅之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和种质资源库,年产三角梅3500万株;方德波尔格玫瑰花卉有限公司全天候花卉种植技术全国领先,“荷冠”牌玫瑰鲜切花产品远销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
二、建机制,提升种业强县“软实力”
遵循市场规律,深化政策项目化落地等闭环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做足“土地”文章。改善田间生产设施条件,通过“坡改台”向山地要地,“土地整理”向低效用地、未利用地要地,提升复种指数向基本农田要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覆盖种业企业繁制种基地。二是做足“资金”文章。积极申报农业专项债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与中国农业银行联动做好种业生产企业、农村种养殖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小额信贷投放工作,2023年累计发放种业信贷资金4800万元。三是做足“共建”文章。坚持“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县政府与10家种子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云南良耘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玉米制种合作协议,开设共管账户,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破解“繁种制种难”问题。四是做足“科技”文章。依托农业大数据中心建立种业大数据板块,逐步实现与省市级动态监测平台的有效对接、共享。制定制种种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获“五统一”,实现过程智能化管理、无人机作业、种子生产质量追溯和田间环境观测等信息化管理。五是做足“人才”文章。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育种联合攻关合作关系。强化培训指导和技术服务,全县有高级农艺师89人、一线农艺师58人、制种农民技术员400人、“土专家”432人。
三、延链条,打造种业强县“名品质”
一是延伸粮食种业产业链。建成11条国内领先的粮食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日烘干33万公斤烘干线,年产值实现4.4亿元。二是延伸畜禽水产种业产业链。抓住预制菜、中央厨房、云品出滇等机制,结合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云南麻鸭产业园、云鸭交易中心建设,推动鸭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鸭产业综合产值22亿元。建成土著鱼类种质资源保育及生产加工中心,年水产品加工200吨,年产值8500万元,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三是延伸苗木花卉种业产业链。聚焦种子、市场两端,形成了一条从上游育种、培育和种植,到中游大宗苗木运输、市场销售,再到下游美化园艺、会展租赁、生态修复的完整产业闭环,苗木花卉产业链产值达72.49亿元。创建“树多多”电商交易平台,打通三角梅线上渠道交易,年产值实现6亿元以上。方德波尔格玫瑰花卉公司形成了玫瑰品种选育、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高效栽培、鲜切花采后处理、冷链运输、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年产值实现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