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定点帮扶】跨越山海,共筑茶业
——中国海洋大学定点帮扶红河州绿春县典型案例
来源:云南省乡村振兴局       2023-03-20 17:17:39 【字体:
【字体: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种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年间,就有人工种植茶树和加工的记录,20世纪90年代,绿春玛玉茶多次被评为省十大名茶之一和云南名茶称号。2012年,绿春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云南省标准茶园创建示范县”,2019年绿春县被列为“中国茶叶百强县”,2020年绿春县被列入云南省30个茶叶发展重点县之一,2022年,绿春县茶产业被列为本年度云南省重点帮扶“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绿春现有茶园种植面积24.5万亩,受益农户3.7万户16.65万人,茶产业一直以来都是绿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自2020年1月中国海洋大学启动定点帮扶绿春县起,为助力绿春茶产业发展,中国海洋大学结合绿春茶产业现状和特点,委派了以汪东风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围绕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品质标准、产品品牌及销售等环节,在提质增效、品牌塑造、市场培育、基地建设、人才振兴和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帮扶举措,有效解决了茶叶种植管理粗放、加工工艺低、资源利用率低、品质无标准、产品无品牌、产业链延伸难等问题,推动全县茶产业向品牌化、市场化稳步发展,夯实增收富民基础。

从茶园入手推动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茶园管护水平,帮助绿春茶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汪东风教授团队围绕茶园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先后8次到绿春深入茶园同茶企、茶农沟通交流,手把手示范指导采摘技术、修剪管护要领,传授相关知识。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为绿春县量身编制了《绿春县茶园管理规范规程》,指导和促进绿春县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在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和茶叶品质提升上取得了有效提升,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

从品牌化入手驱动市场拓展

近年来,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帮助下,绿春县成功申报“东仰云海”区域公共品牌。结合绿春茶特点,汪东风教授团队研发了绿春高香白茶制备工艺和“一种富含茶多糖茶饼的制备工艺”专利,并无偿将这项价值近50万的茶叶国家发明专利捐赠给绿春县人民政府,同时完成了《高香白茶》国家级团体标准制定。开发“东仰云海”系列高香白茶对推动绿春县茶产业发展作用显著,“东仰云海”是中国海洋大学与绿春县共同打造的茶叶品牌。“东仰”为哈尼语“Dolnia”,即绿春之意,“云”指云南,“海”指中国海大。寓意中国海洋大学与绿春县之间虽相隔万水千山,但跨越山海播种下绿春茶产业振兴的希望,彰显了中国海大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从人才入手推动多元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积极引荐知名企业家、茶学专家来绿春县指导交流茶产业发展,帮助加强茶产业发展规划,为打造茶产业培育、种植、加工、研发、茶旅文化等全产业链条建言献策,助推绿春县茶产业转型升级。汪东风教授团队先后对绿春县茶企开展了6期100余人次有关富含茶多糖、高香白茶等技术培训。通过实地评审和认证,中国海洋大学对符合生产技术规范的6家茶企分别授予富含茶多糖及高香白茶“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示范基地”和富含茶多糖及高香白茶“茶叶精深加工技术生产基地”,大力促进了高香白茶和富含茶多糖茶饼的制备工艺在绿春的深入推广。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在中国海洋大学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倾注下,绿春茶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到2022年底,实现茶叶产量2.39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产值增幅达20%以上,真正让绿色茶山变成金山银山。

     |      分享到: